1 / 12
文档名称: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17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docx

上传人:luciferios02 2019/1/31 文件大小:1.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前滩滨江公园规划设计 (2013-11-1717:58:00)转载▼标签: 选泉设计 滨水景观 公共空间 功能复合 边界模糊分类: 设计作品发表前滩。绿城生活--交织共融的城市公共空间该文发表于《2013景观设计年鉴》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项目地点:上海市黄浦江南延伸段前滩新城滨江项目面积:90公顷   :林选泉  刘月琴建设单位:上海滨江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选泉设计(上海选泉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项目获奖:方案国际竞赛           2013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竞赛规划环境双金奖设计时间:-,充分发挥东方体育中心和滨江生态空间的特点,构建生态型、综合性城市社区。重点发展三大核心功能,即:总部商务、文化传媒、运动休闲。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自然健康、多样活力、集约高效的规划理念,倡导工作与生活、城市与自然、出行与休闲紧密结合,提供多样性城市功能和空间体验。前滩滨江公园由黄浦江滨江渗入到前滩核心商务区、东方体育中心、媒体城、国际社区,它是前滩各个功能地块的绿色生命纽带。重新思考城与绿当城市的发展从城市发展需要来考虑资源配置供给到依据资源环境条件谋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与绿的图底关系基本转变,绿地为底,为城市提供发展网络构架。为了实现以最少的土地实现最多的资源保护,其根本在于实现绿地的多功能性,这种多功能性表现在平面的城与绿,城与水的交融,边界的模糊,也体现在绿地本身的多功能,包括生态,游憩,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垂直叠加。从公园到公共空间的转变在于,绿是载体,在此基础上各种功能孕育而生。生态是基底,根本在于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共生,自然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人没有距离。绿色共生城市生活,城市生活融入绿色。城与绿、城与水的交织融合 前滩滨江公园不仅仅是绿体,水体,建筑,植被等功能体系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能通过我们的设计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商务,文化,休闲,运动等等融入到前滩富有活力的绿色体系中去,实现功能与形式的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绿色基底上各种功能孕育而生: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自然与运动的融合    自然与休闲的融合总体设计策略边界模糊的处理手法可达性的处理方法设计共分为五个园区,每个分区既具有符合各自特殊功能要求的特色景观,也统一于前滩滨江公园的整体风格。1)友城雕塑公园变更传统雕塑园构建形式,将雕塑有机融合环境,结合地形生成大地雕塑,以五大洲为主题划分友好城市展示区域,在雕塑游赏中融入商业休闲空间,实现人与雕塑的互动交流、自然与艺术的一体化。2)青少年体育公园摒弃传统“体育公园”运动场地与景观空间孤立的设计手法,通过绿脊飘带有机将球类运动、极限运动及健身运动等主题运动场地有机融合,并巧妙地融入儿童游乐空间及商业空间。形成运动,休闲,游赏多功能的活力空间,实现自然与运动的相互融入。3)前滩景观轴线打破传统景观主轴规则的几何式布局,延续总体设计概念的曲线形态,用弧形步道贯穿整个主轴联通到滨江休闲绿地。步道两侧布置规则树阵,规则广场通廊以及空间视线通廊,营造轴线空间。4)滨江休闲公园绿色架构层层展开,前滩左岸孕育而生。通过对现有休闲娱乐餐饮商业场所的分析,强化了我们对前滩左岸从人文角度体现其公共性的愿望。上海的外滩源,新天地通过消费门槛的提高,使得其成为特定人群的场所,苏州的李公堤以餐饮业为主的单一功能化,消费群体单一等都将导致公共空间的私有化。在前滩左岸的设计,要摈弃这种公共空间的私有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