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银川管理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CYA02/yc/ZAA/0)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银川管理处二〇,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规范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对活动,保护员工、相关方和人民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减少损失,尽快恢复和重建损坏设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按照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有关要求,结合银川段管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令第69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令第83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11)《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1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16)《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1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2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局56号);(21)《国家突发环境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1日起施行);(2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3)《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2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7)《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2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2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3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及(GBZ1-2002);(31)《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32)《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33)《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010年1月1日);(3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油安字(2009)42号(3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中油安字(2009)42号(36)《西气东输管道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3版)、线路和阀室发生Ⅰ、Ⅱ、Ⅲ、Ⅳ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银川管理处机关、站队及抢修协作单位等的应急管理工作需按照本预案规定进行。(1)银川管理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银川管理处各现场处置预案及关键岗位应急处置程序提供指导原则和总体框架。(2)基层站队现场处置预案,是银川管理处各站、队针对生产安全事故编制的处置、响应、救援等具体的应急预案,是管理处应急预案的支持性文件。(3)基层站队关键岗位应急处置程序,是对站、队的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编制的应急处置程序。,对重大风险点和高后果区进行评估、治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健全与地方政府单位应急联动机制,采取先进的应急技术和措施,避免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加强对员工、相关方、沿线群众应急知识宣传,努力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负责西一线管道宁夏段、西二线管道宁夏段以及中卫-靖边联络线宁夏段、西三线管道宁夏段、长宁线(除靖边站)、兰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