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爱心去浇灌用心去体会前苏联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师德是教师之本,师爱是师德之魂。有道是:真情兮,春风煦煦如母爱;师魂兮,日月浩荡齐放彩。走上工作岗位整整十八年了。记得上班的第一天,我一走进教室,一大群天真无邪的的孩子们围住了我。我被他们那灿烂的笑容陶醉了,我便下定决心,要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从此,我便踏上了教育生涯,潜心研究这些小家伙。看,他们有的天真可爱,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安静沉默。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多有意思呀!渐渐的,我发现他们当中有一些个别生,包括智力低下,千教不会的“笨”学生;生活贫困、缺少温暖的苦学生;生性顽皮、惹事生非的淘学生。这三种学生像三把转动不灵的铁锁,你越是暴跳如雷,他越是“冥顽不化”;你越是急于求成,他越是沉默不对。但是,我对他们没有放弃,经过努力,我发现,只有用爱心去浇灌,用心去努力,用心去体会他们,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一、用面耐心引导“笨学生”“勤能补拙”。对“笨学生”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下了正常学生数倍的苦功,力求以教师的“勤”补学生的“拙”,只可惜收获颇微。于是时间长了,教师就很难再有耐心。气愤之下批评、讽刺、挖苦滚滚而来,越是这样,这些笨学生就越失去信心,对学习就越会产生障碍心理,谈学习而头疼。而这些“笨”学生真的不可救药了吗?现代科学调查表明:一个人成功只有百分之三依靠智力因素,却有百分之七十依靠非智力因素。信心、毅力、兴趣、方式等非智力因素甚至更决定性的作用。对待这些“笨”学生,教师必须以极大的耐心调动其非智力因素而弥补其不足。首先要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兴趣激发求知欲,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理解能力很差,脑子反应慢,各科成绩常居班级末尾。每到开家长会,他的家长都缺席,原因是家长总是觉得自已孩子成绩差,在其他家长及教师面前抬不起头。但是,这个孩子长得亭亭玉立,还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她的歌唱得很动听,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孔雀舞跳得栩栩如生。我就从她这一兴趣入手,安排她参加学校文艺队,并在班里选她当文艺委员。我还对她说:“老师很欣赏你的才能,希望你能把学到的新歌和舞蹈教给班里其他同学,好吗?”她听后受宠若惊,深深地点了一下头。从那以后,她觉得在同学中的地位提高了,也成了一个有优点的人,做什么事也不缩手缩脚了,上课也由原来的逃避提问变得敢举手发言了。我又继续鼓励引导,每当她答对一个问题,都非常郑重地表扬,表达出老师和她同样自豪。渐渐地,这名同学比其他同学更注意听讲,作业也做得格外认真,期末成绩有明显进步,被其他同学评为“进步杯”。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庆祝教师节联欢会上,他组织排练的舞蹈《每当我轻轻走过考察窗前》被评为最佳表演奖。就在这一天,她捧着一束鲜花来到我面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满含热地对我说:“老师,祝你节目快乐。谢谢你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已。”我接过这鲜花,泪水溢满了眼眶。二、用爱心温暖“苦学生”在同一片树林里,也总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几十个人的班集体里,有的的孩子被奉为“掌上明珠”,也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随着家庭破裂,失去爱或母爱,孤苦无依。对于这些不幸的苦孩子,教师更有责任化作一缕缕春风,温暖孩子冰冻的心灵。我们班的王玲同学,在她上二年级的时候,父母离异,又双双下岗,她被判给了父亲。父亲是一个爱酗酒的人,一喝酒就要耍酒疯,有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