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莲宗祖师传略.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莲宗祖师传略.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2/6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莲宗祖师传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莲宗祖师传略善慧莲編莲宗祖传略目次一祖慧远大师二祖昙鸾大师三祖道绰大师四祖善导大师五祖承远大师六祖法照大师七祖少康大师八祖永明大师九祖省常大师十祖莲池大师十一祖澫益大师十二祖截流大师十三祖省庵大师十四祖彻悟大师十五祖印光大师前言九八年冬,末学正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净宗大德——北京黄念祖居士的讲话文集,从磁带录音中听到,黄念老特别指出:昙鸾、道绰两位净土宗大德,对于净土宗的弘扬,贡献很大,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他们的著作很早便失传,流散到海外,国内人士很少见到他们,自然对于他们的事迹也少有了解。幸好,改革开放以后,两位大德的著书,相继传回国内,人们得以见到,对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两位大德对净土宗的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传承的影响巨大,但因为后世少有人知,所以历代的《莲宗祖师传》中,一直没有把他们列入其中。在净宗的传承上,一贯把善导大师列为二祖,其实应该把昙鸾大师列为第二祖、道绰大师列为第三祖,而善导大师排在第四祖……听了黄老的这些句,末学当时特别上心,不成想,没过天便有两位素未相识的北京居士找到末学,一见如故,他们正打算出《莲宗十祖传略》一书,因苦于此书为文言文,且找人翻译成白话文后,不够理想,所以正想请人代为翻译,末学一听便感到“缘分来了”,于是把二天前听黄念老磁带录音的事告诉了他们,结果一拍即合,他们请末学重新整理《莲宗祖师传略》,以此书来激励末法修学净宗的广大同修道友,能以各位祖师大德为榜样,精进修行,早生净土。于是,我应允了下来,并着手于各方面的资料汇集。对于《莲宗十祖传略》这本书,乃大清道光年间,悟开法师所作。对于此本,早有印光大师指出不足。因为此书只收录了十位祖师的事迹,而漏缺了蕅益(智旭)、截流(行策)这两位大师。因此,依印光大师的倡议,把这两位大师列入了祖师之列。又自印光大师的出世,后人公认地把印光大师也列为祖师。所以至今都以十三祖为准,即一祖慧远大师、二祖善导大师、三祖承远大师、四祖法照大师、五祖少康大师、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七祖省常大师、八祖莲池大师、九祖蕅益大师、十祖截流(行策)大师、十一祖省庵大师、十二祖彻悟大师、十三祖印光大师。至于接受黄念祖大德的建议,列昙鸾、道绰二师为二祖、三祖,以下顺沿。一来,黄老乃当代净土宗修有成就的生西大德、金刚上师;二来,通过对两位大师的了解,不难看出,正是由于慧远大师对昙鸾大师的影响;昙鸾大师对道绰大师的影响;以及道绰大师对善导大师的影响,才导致了自善导大师起,净土宗在中国的广泛弘传。所以,四者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这也正符合了我们编辑此书的初衷。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参考了悟开的《莲宗十祖传略》、印光大师鉴定、如岑法师编辑的《思归集》、魏磊先生辑著的《净宗法语大观》、中国佛教协会编辑的《中国佛教》第二册等书。由于编辑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还希四方道友多多指正! 惭愧末学:善慧莲 1999年元月于京一祖慧远大师慧远大师(334—416)俗姓贾,山西雁门(原平县崞阳镇东)人。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幼即好学。十三岁时随舅父令狐氏游学于许昌、洛阳等地。大师博学于儒、道诸经,深得儒学与玄学的真谛。二十一岁时,本打算渡江到南昌从学于名儒范宣子,正值战乱,去南方的路梗塞不通,虽有志而不能。当时,著名高僧道安大师,建刹于太行、恒山,弘法利生,名闻遐迩。于是,大师携弟弟慧持一起前去求学。因闻听道安师讲解《般若经》,而豁然开悟,感叹:“三教九流的学说,都如同糠秕一样。”于是与弟弟慧持一起,落发为僧,发洪誓大愿,以续佛慧命为己任。由于他勤诵精思,昼夜研习般若经典,所以对于佛教大乘般若思想深有心得,并经常登上讲坛说法,听众无不悦服,因此也颇得道安大师所赏识与器重。道安大师曾赞他“佛教能在中国进一步的传播,就在你慧远了!”大师二十四岁时便开始讲经说法,听众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常常能引《庄子》的言说来连接类比,以相应的概念来解释佛理,使听者豁然解悟。由于他能于讲经时施善巧方便,于是老师道安大师特许他可以引用佛典之外的书籍来比附说明佛理。东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大师欲随道安师避恶离乱,被困于襄阳。道安大师决定解散诸徒众,各自散去。临别前,各随从弟子皆被道安师教诲、叮嘱,唯独没有对慧远师说一句话,于是慧远师跪请:“独我没有接受您的训教,我怕老师把我当例外?”而道安大师告诉他:你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了!”。于是,道安大师与道立等少数弟子,一起前往长安城。而慧远师及慧持、昙邕等人一起去荆州,并留居于上明寺有五年之久。襄阳分手时,慧远师本与同门道友慧永约好到罗浮会合的,所以五年之后,慧远师又沿扬子江南下。到了浔阳,见庐山如此秀丽、清净,便以为可以做息心敛影的修行之处。于此同时,又不期而遇慧永。慧永法师因受郡人陶遮挽留,所以早已于此留住多时,并筑西林寺居之。闻听慧远师到此,不胜欢喜,并挽请慧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