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正直”的马英九为何反不受待见?.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正直”的马英九为何反不受待见?.doc

上传人:unnwldv331 2015/10/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正直”的马英九为何反不受待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正直”的马英九为何反不受待见?
这是一个很多大陆人不太看得明白的故事:一个坚持正义的领导人,反而不被民众所待见。
被称为“九月政争”的台湾政事,本刊上期即有报道,本期仍有后续(详见第32页)。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涉嫌“司法关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主席马英九勃然大怒,申言王必须下台,然而事情发展至今,马英九反而身陷舆论漩涡,备受争议,根据媒体所作民调,施政满意度一度跌至9 . 2 %——以至于有台湾网友要去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怎么会这样?想当初,9月8日,马英九发表“台湾民主法治最耻辱的一天”声明,誓言捍卫台湾民主法治,赢得大陆网民一片赞誉。走关系、说人情,不独在台湾,大陆也并不鲜见,此等***潜规则为民众所深恶痛绝,难得有人,且是地区最高领导人表示绝不容忍,自然要喝一声彩才是。但短短几天,原告反而成了被告,不禁让人疑惑:世上还有公道吗?
这里面当然有台湾风俗人情的因素。台湾人重人情,王金平帮过马英九,如今马咄咄逼人,在王嫁女当日发难,难免让人诟病忘恩负义;相反王低调谦卑,至今不说马坏话,即便要被开除出党,仍然表示永远忠于国民党,容易赢得人们同情。这里面还有政党政治的因素,一旦有事,马英九势必成为民进党的攻击对象,以至于为了打击马,民进党摇身一变从王金平的党争对手变成了
“保王派”。最主要的,或许还是马英九的施政能力问题,要知道9 . 2 %的施政满意度可不是从高位突然大跌,而是低位再沉沦。
如果只有这些原因,那马英九不必对民意太看重,大可以理想主义的姿态“虽千万人吾往矣”,你可以批评他缺乏政治智慧,但不能批评他做得不对。然而并不止这些。
还有程序问题。首先是消息来自特侦组的窃听,而特侦组从窃听、调查、汇报到指控一系列过程均有问题,比如未立案即调阅王金平通联记录、不具备行政监督权竟进行调查、未经当事人答辩即公开指控等等。
同样,未经王金平答辩,马英九就抢先通过媒体未审先判;王金平坚持不辞职,再通过党内手段(撤销党籍)试图让王金平失去担任“立法院”院长的资格,如此种种,均谈不上尊重法治。法治最重要的是程序正义,程序无正义,遑论实质正义。
程序背后,还暴露出政体问题。无论按照台湾的五权分立原则,还是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是平行的,作为行政机构首脑,岂可居高临下斥责立法机构的首脑?更关键的还在于,由于马英九兼任党主席,事有不谐,还可以通过党纪的方式剥夺立法机构首脑的权力。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