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古燕庄氏.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燕庄氏.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2/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燕庄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7年06月07日12:26青年时讯古燕庄氏,清初随清室入关,定居北京,世代于清廷朝中为官,从职清正,与人恭廉,博古好艺,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至辛亥革命,清帝逊位。家渐疲化,庄半石先生重拾先祖嗜好古学,再展儒士遗风,以金石篆刻,翰墨神缘为契机,施古燕庄氏镌玺治印之长,毕生从事篆刻艺术。而后,庄氏后人继者不断,遂有少石、维平、维明等六子及庄林孙辈。细观庄氏三代数人镌玺治印艺术,权希军先生赞之:“已故篆刻大家庄半石先生及其后人,默默铁笔耕耘八十余年而不辍,为弘扬祖国篆刻艺术做出并继续做着他们的贡献。庄半石之幼子庄维明先生编辑的《天水堂印存》即为佐证。《天水堂印存》辑录了约三百方印痕,分别为庄氏三代人之作,潇潇洒洒展现着庄氏印人之家的篆刻才华。庄氏印艺的显著特点是富于变化。他们用心激刀,用刀扬意,驰骋於方寸之间。欲苍劲则像古柏,欲俊秀则像丽人,欲庄严则像圣杰,欲飘逸则像浮云……。总之,他们的作品饶有韵致,耐人寻味。”当代著名学者吴小如先生则高度评价庄氏世代镌治之技:“拜观庄氏三代人篆刻诸作,最醒目之印象即在于笔笔中规矩、字字合准绳,章法谨严,形神兼备,而半石先生功力尤深。以庄氏之代有传人、禀承家学的克绍箕裘作风,与当世急功近利、哗众取宠之浮躁****尚相较,益以见兴灭继绝之难能可贵。”庄氏篆刻作为古都篆刻艺术世家在不断完善前人技艺的基础上,使古燕庄氏篆刻艺术形成新的艺术形式。特别是近年以来,篆刻艺术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友人所重视和认可,庄氏篆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时至今日,默默铁笔耕耘80余年而不辍的庄氏篆刻艺术已日臻完善,现正筹备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中华印文化艺术委员会”,为弘扬中华民族的篆刻艺术做出并继续做着他们的贡献。庄半石:(1908-1955)原名庄志刚,字毅儒,号半石,北京人。出身清廷官宦世家,嗜好古学,尤喜金石篆刻,惟承袭祖上崇文遗风,毕生从事诗词歌赋,金石研究,终日铁笔耕耘,如醉如痴。镌治之技坚持首宗秦汉,博采古今各家之长。民国年间其印艺已入炉火纯青之境,并在京城设有印章馆以广交艺友,故清朝遗老、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等多求有半石治印、书法。其毕生之研究,继承创新了庄氏家系自身的书法、刀法、章法、功法于方寸之间的篆刻艺术风格。世人将齐翁白石、陈君漱石、庄氏半石并称为京都印界”古燕三石”。庄氏一生治印数千方,遗存《庄半石铁笔治印》《半石印存》等印谱在世间流传。庄少石:(1931-1970)庄半石之次子。原名维城,号少石,谓其承继先人半石之印风。十二岁始从文学镌治之技,聪慧好学,悟感极深,举一反三,善于引伸,半石先生认为其子系可塑之才,其后必成大器。十六岁时,少石业已在北京东安市场内各图章馆悬出镌玺润格,治印笔单,令同行啧啧称羡,同业前辈则称赞不已。 1949年,少石先生入伍,投笔从戎。五年后因病转业,回京后重继父业,镌金治石为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少石的作品倍显魅力,其特点是苍劲中的俊秀,俊美之中呈现筋骨。惜少石先生镌治技艺如日中天之时,病魔无情,夺走少石英灵,时年三十八岁。遗存有《庄少石印痕》。庄默石:著名书法篆刻家,原名维明,字秉乾,号古燕散人。中国民协印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吉利大学教授。 1953年生,京城著名引人荘半石先生之幼子。秉承家学,潜研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