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清洗和制绒工艺.pptx

格式:pptx   大小:330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洗和制绒工艺.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18 文件大小:3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洗和制绒工艺.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目录硅片表面损伤层的形成及处理方法绒面腐蚀的原理影响绒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分析工艺控制方法化学清洗原理安全注意事项2概述形成起伏不平的绒面,增加硅片对太阳光的吸收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清除表面油污和金属杂质硅片表面处理的目的:3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一)硅锭的铸造过程单晶硅多晶硅4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二)多线切割5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 (三)机械损伤层硅片机械损伤层(10微米)6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 (三)切割损伤层的腐蚀(初抛)线切割损伤层厚度可达10微米左右。一般采用20%的碱溶液在90℃~1min以达到去除损伤层的效果,此时的腐蚀速率可达到6~10um/min。初抛时间在达到去除损伤层的基础上尽量减短,以防硅片被腐蚀过薄。对于NaOH浓度高于20%W/V的情况,腐蚀速度主要取决于溶液的温度,而与碱溶液实际浓度关系不大。7硅片表面的机械损伤层 (三)切割损伤层的腐蚀(粗抛)若损伤层去除不足会出现3种可能情况:残余缺陷、残余缺陷在后续高温处理过程中向材料深处继续延伸、切割过程中导致的杂质未能完全去除。硅酸钠的热导性很差。一般硅酸钠超过一定的量时,腐蚀产生的热量超过从溶液表面和容器侧面所散发的热量,使溶液的温度持续升高。所以初抛液必须定期更换或排出部分溶液。8金属杂质对电池性能的影响9制绒:表面织构化单晶硅片表面的金字塔状绒面单晶硅片表面反射率10绒面腐蚀原理利用低浓度碱溶液对晶体硅在不同晶体取向上具有不同腐蚀速率的各向异性腐蚀特性,在硅片表面腐蚀形成角锥体密布的表面形貌,就称为表面织构化。角锥体四面全是由〈111〉面包围形成。反应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