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部“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建设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四、学制学分
标准学制为四年,弹性学制3-7年。修读总学分185/187学分,其中实践性环节53学分,必修课148学分。
五、培养标准
素质要求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秀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包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能力要求
培养具有丰富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知识要求
具有具备良好的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程技术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和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实践要求
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有一定技术素质和工程设计的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六、培养模式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工程型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在校内学习3年和在合作单位实践学习(含毕业设计)1年两部分,即3+1模式。
其中校内3年的学习采取选拔对象、单独开班授课的培养方式、其间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养;1年的工程实践培养采取校内外双导师的联合培养方式,其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应用方面的训练。
七、企业培养方案
在企业1年的实践学习阶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将与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一年的实践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创新性思维,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研究、工程创新及良好的工程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培养、就业及企业人力资源选拔的有机结合。
培养要求
(1)职业素养: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2)工程实践: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
(3)工程研究:具备工程推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掌握从工程实践中探寻知识及文献查询、归纳能力。
(4)工程创新: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需经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管理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
(5)工程综合:通过参与具体工程项目及工程管理,培养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
培养职责
(一)学校的职责
(1)提供必要的企业实习条件;(学校需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
(2)确定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学校需出台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量办法和校外教师的补助方式)
(3)进行定期的检查、反馈与持续改进;
(4)提供企业培养阶段所需的必要经费。
(二)企业的职责
(1)提供必要的实践硬件与软件条件;
(2)创造实践机会,确定学生企业指导教师;
(3)与学校教师团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