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doc

上传人:小枷 2019/3/2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三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       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3.       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4.       能在观察物理现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5.       能书面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课前阅读:,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一1、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2、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由此得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跟踪练习1.       -2可知:蟋蟀的发声器官是它的翅膀,蟋蟀发出鸣叫声时翅膀在_________。2.       扬声器播放音乐的时候,放在指盆上的小纸片会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____________,水花四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______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3、鼓被敲击一下,可以在数秒内连续发出声音。根据演奏的需要,如果想让鼓发声后立即停止,你知道敲鼓的人通常怎么做吗?他的做法有什么道理?探究活动二 1、-4的实验探究过程中:(1) 当把闹钟放入玻璃钟罩内,如果仍能听到音乐声,说明玻璃和空气_______传播声音(填“能”或“不能”)(2) 用抽气设备抽瓶中的空气,会听到音乐声逐渐变小;如果能将瓶中空气抽干净,我们便无法听到音乐声了。这一现象说明真空________传播声音(填“能”或“不能”)2、 通过总结实验可以得出:(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传播。(2)       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延伸扩展:生活中有许多事例都能够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请你针对每种情形分别举出一个例子。3、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探究活动三阅读课本P33小资料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三、课堂巩固1、运动会上同学们敲锣打鼓,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km/h。2、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能够传声,“隔墙有耳”表明______也能传声。3、下列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伏下身用耳贴着铁轨的人总比站着的人先听到火车撞击铁轨的声音,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