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2
第三章 声 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总第10课时
学习目标:,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声音是靠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
2. 声音以 形式向远处传播, 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引起了对声的感觉,我们就能听到声音,凡是能够传播 物质称为声的介质。声音能在 、 、 物质中传播,真空 传播声.因为真空中
传声的介质。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 传播的.
3、声的传播需要时间。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声速的大小与
和 有关。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 。频率是单位是 。符号是
。低于 Hz的声叫次声,高于 Hz的声叫超声;人耳能听到 的声。
二、分组合作交流:
1、物体发声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宇航员在外太空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 _____ ___.
4、15OC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 。
三、反馈练习:
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_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3、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4、已知人耳能分清原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