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缠论哲学的逻辑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982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缠论哲学的逻辑分析.doc

上传人:nhtmtr11 2019/3/8 文件大小:2.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缠论哲学的逻辑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这一刻,思绪如潮水般涌动,所谓的《缠论哲学的逻辑分析(一)》也许不能排在第一。只因刚好想到这,就写出来了。以后各位再慢慢整理吧。缠论哲学的逻辑分析(一):盘整背驰和趋势背驰的本质区别。如果有人说,盘整和趋势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以上的中枢,我不否认。但,那只是表面,不是本质的区别!为什么,缠师要把背驰分为:趋势背驰和盘整背驰?这是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恰如哲学上经常问的:我是谁?生或死?但恰恰是我是谁以及生或死的哲学问题,彰显了盘整背驰和趋势背驰的本质却别。可以把盘整比喻成“死”,因为它代表了暂时的平静,更代表了一种合力的均衡。当盘整背驰时,是代表了一种要“生”的革命的力量要打破这种均衡,却被扼杀了!代表了这种均衡的延续!也代表盘整的继续!而把趋势背驰比喻成“生”,则代表了一种有生的力量打破了盘整的“死”,代表了合力的不均衡。当趋势背驰出现时,是代表了这种不均衡的合力的终结,代表了与趋势的反向力量的强大!更是这股趋势方向的合力的终结!盘整背驰只是盘整这种走势类型的延续;而趋势背驰则代表了趋势这种走势类型的结束。所以,走势类型的延续及结束就是盘整背驰和趋势背驰的本质区别!!!有感而发,欢迎各位批判!!!Morrise:我感觉盘整是生,趋势是死。判断的标准是:是否离开中枢,不离即生,离开即死。盘整是生,但生不如死。因为总是在中构里纠缠,舍不得离开。趋势是死,但死后有得生、有死得更惨的,不过都是对中枢的有效突破。walkspeed:非常的好。盘背就是走势类型的延续,但是级别是可变化的。趋势背驰是某级别的走势类型的完结(其实就是趋势类型)。所以没有趋势就没有转折,更不用说什么完结。盘背后走势类型的级别演化,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望楼主能有高见。robbin0304:汗颜!臆测的瞎讲,把老学长也勾引来了,学妹应认真回答了:记得缠师早期的帖子提到过两种中枢的形态的。并说过这两种形态往往交替出现。一种是Z型(自己定义的),另一种是平台型(缠师说的);其实本级别的平台型就是次级别的z型的数量n大于等于9!是时间这一分力的作用结果,使此处的的合力的能量持续增大中,并由量变导致质变。这样分析不知这是否算对---盘背后走势类型的级别演化的一种解释?还望学长指正。路人问:盘整背驰后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还能认为是盘整这种走势类型的延续吗?robbin0304:不能认为是盘整这种走势类型的延续。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就代表着,由该级别中枢构成的盘整即将结束。缠中说禅2007-03-2015:54:24[匿名]百思不解2007-03-2015:30:51缠MM好!求教:通常提到背驰或盘整背驰,都指a+A+b这样的三段,其中A是一个本级中枢,a、b是次级以下走势,b与a比较是否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三个连续次级走势a+b+c,构成一个本级中枢(或abc就是一个有三段次级走势的本级盘整走势),a和c也应算是围绕本级中枢的波动吧?那么a和c能做盘整背驰比较吗?=只要能比较力度,就可以用盘整背驰的方法。而背驰,必须在趋势中,因为背驰意味这一个趋势的结束,而盘整背驰不一定,可能还是同一个走势类型里。-----------------------------------------------------------------昨天晚上复****缠师的回复,看到了以上的这段回复。印证了俺逻辑思路上的正确!激动!!!buuwurui:7#傻傻不懂我来回答,缠说的情况,是针对c中只有两个次级别中枢说的。那你可以设想,如果这两个次级别中枢重叠,其结果要么就是次级别的盘整,要么就是形成了高一级别。如果是次级别的盘整,那就谈不上次级别离开后次级别回拉;如果是形成高一级别,那就更不会是了。综上,c构成了次级别的趋势。既然是次级别的趋势,就能继续套用a+A+b+B+c的形式进行分析。其实画画图就很容易明白。注意,这是针对只有两个中枢说的。如果不止两个中枢,那么就进行分解操作,这样就不至于混乱了。缠论哲学的逻辑分析(二):何为笔与线段?看到很多人说,缠论中的笔与线段是多余的,是狗尾续貂!真的是这样吗?那是他们不懂笔与线段在缠论中的重要地位!那就是解决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鸿沟!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桥梁!!!试问老学长们,有多少人能在62课前,每次都能正确的找到各个级别的中枢???只怕一个人都没有!!!!!!更别提走势类型的多义性了。但现在,才学几天的新人,就可以在各个级别上画线段找中枢了。这就是桥梁的力量!!!!!!所以,没有笔与线段,就肯定没有缠论能象现在这样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笔与线段,那才真正的是千人千缠、每人一缠呢!解决了为何要用笔与线段,但又一个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笔与线段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笔与线段是有方向的,根本不可能在走势图上画出0度或正负90度的笔与线段。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