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前言
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也将作为今后各级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省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是立足省情,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温州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把建设生态市作为温州“一港三城”战略顺利推进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载体,规划到2015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2020年建成山水相依、集约循环、和谐共生的生态温州。
苍南生态县建设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省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温州生态市建设的战略目标要求,实现全县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战略举措。创建生态县是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事关全县跨越式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推进,苍南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温州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按照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镇(乡)建设与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编制了《苍南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要求,从苍南县的实际出发进行编制,并和正在实施或即将颁布的《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和苍南县各领域的发展规划相衔接。《规划》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切合苍南实际的生态建设具体措施,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开展。
《规划》由苍南县人民政府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制,由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其间得到了全县各政府部门和有关乡镇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
目录
1 总论 3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
指导思想 3
基本原则 4
规划编制的依据 4
规划范围 4
规划年限 4
2 现状分析与评价 5
基本情况 5
自然地理概况 5
经济发展现状 5
社会发展现状 6
资源与环境质量 7
资源利用情况与支撑能力分析 7
环境质量现状 9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9
水土流失 9
自然灾害 10
水环境污染严重 10
固体废物污染 10
海洋生态系统衰退 1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11
有利条件 11
制约因素 13
3 生态县建设规划目标 14
总体目标 14
阶段目标 14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体系 15
生态县建设的指标可达性分析 16
4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 18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8
生态建设功能区划分方案 18
生态建设功能区分析 19
西北水源生态保护区 19
东北城镇生态协调区 20
西南矿山生态恢复区 20
东南农林生态发展区 20
东部海岸带与岛屿生态建设区 21
5 生态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21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21
建设目标 21
培育苍南特色的生态产业带 22
生态工业建设 23
生态农业建设 26
生态型第三产业建设 28
城乡生态人居建设 31
建设目标 31
城镇人居环境建设 31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34
城乡统筹发展 35
资源和环境保障体系建设 37
资源可持续利用 37
生物多样性保护 42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