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的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具备动物检疫检验初步能力、动物疫病防治必需的知识及技能,为今后从事养殖业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的社会竞争力。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疫、动物疫病防治所必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动物防疫法》,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法规,及时了解我国新出台的相关法规、标准。。(二)(常用消毒器械的使用和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并实施动检消毒;免疫程序设定以及免疫方法以及药物预防)。,进而掌握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检方法。、出证。、出证。(三),建立安全防护意识。,对学业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学风。。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知识部分(86学时)(8学时)(1)学习《动物防疫法》,全面领会其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法律责任等精髓,掌握我国动物防疫检疫管理的基本制度。掌握7个法定检疫标准(GB16548、GB16549、GB16550、GB16551、GB16567、GB16568、GB/T16569)及相关检疫行业标准,真正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并注意和创造条件推行国家标准。(2)了解动物防疫工作基本原则和内容,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3)掌握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预防措施、扑灭措施)。(8学时)(1)掌握动物检疫的消毒范围、常用消毒方法、常用消毒药的配备、消毒效果的评价。(2)掌握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不同种类疫苗的运输、保存方法,使用注意事项。(3)掌握拌料给药、饮水给药、气雾给药等药物预防方法,发挥药物预防疫病的作用。(8学时)(1)了解动物检疫程序、方法和检疫结果的分类。(2)掌握动物检疫后的处理方法(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方法;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方法;各类动物疫病的检疫处理)。(3)了解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健康检查、病理剖检、病原体检查、免疫学检查)。(8学时)(12学时)(1)掌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步骤和内容,会进行疫情调查。(2)掌握群体检疫(三观)和个体检疫(一检)的方法,学会猪、牛、家禽的临诊检疫的基本技术。(3)掌握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检方法(口蹄疫、猪瘟、猪肺疫)。(20学时)。(6学时)(1)了解产地检疫的概念和要求。(2)掌握动物检疫的程序和内容,进一步理解GB1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