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毛概PPT-课件·PPT.ppt

格式:ppt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毛概PPT-课件·PPT.ppt

上传人:aidoc1 2015/10/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毛概PPT-课件·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央企高管政府高官候选院士 该不该?
小组成员:沈琼霞周姝圆孙婕
中国工程院5月25日公布了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这份名单中,出现了多位在职或卸任的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 中国工程院的各个学部中,央企高管或政府高官最为集中的是工程管理学部。该学部2011年的有效候选人包括中石化董事长、原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中石化副总曹耀峰,原中石油副总胡文瑞,中电投副总张晓鲁等。 此外,该学部有效候选人还包括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沈晓明,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主任张基尧,安监总局原副局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凤懋润等。 目前,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已有44名院士,其中28人同时是其他学部的院士。该学部的院士中,有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傅志寰,原大庆油田原董事长、原黑龙江省副省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王玉普,原水电部副部长、原能源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佑楣,原国家航天局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原鞍钢董事长刘玠等。
权钱在升值,院士在贬值
此项决定造成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质疑
从新近公布的院士候选人资料来看,你无法知道这些官员与老总究竟做了哪些科研工作,出了什么成果。推敲一下这份名单,你会发现,候选人的专业都是“工程管理”。应当承认,官员与企业家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确有一些优势。譬如,城建工程、公共卫生工程等工程管理,本来就是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官员的本职工作,他们在这方面成为行家,不足为奇。同样,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等企业高管,职业生涯中必然经常与工程建设打交道。如果这些管理经验可以成为享受“科研院士”的条件,那么我想建议那些工作出色、奋战在一线的包工头不妨向工程院递交院士的申请材料试试。
中国工程院不是中国工程队,作为一个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在遴选院士的时候必须以具体的科研成果为依据。“工程管理学部”作为中国工程院新设的学部,十年来所遭遇的质疑就没有消停过。这个学部被不少人认为是为高官量身定做,该部院士被外界称为“院仕”。2001年工程管理学部第一次增选院士,就有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等高官入选……
高官高管候选院士为什么遭质疑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只有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有过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人,才能够被提名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人们的印象中,政府高官、企业高管,一般都不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有过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人”,他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要求相去甚远。
工程院回应高官高管候选院士
据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严格遵循我院的‘章程’和‘办法’。工程管理领域院士的增选,第一步看学术背景,第二步看管理业绩和整体水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须是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26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增选办法》对院士评选的标准和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这一标准对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对高级干部、企业老总,还是对没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旭日干说。
他强调,有效候选人将经历两轮严格的评审。对于工程管理领域的院士,学术背景和管理业绩同等重要。对管理业绩的考量,不会降低院士头衔的学术“含金量”。
网友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工作中,高管、高官们承担的,更多是行政事务性工作。人没有三头六臂,应付繁重行政工作的同时搞好科研,并不现实。可以这么说,一名高管、高官,如果他上位之前的水平不足以当选院士,那么,上位之后陷入行政事务中水平还能迅速提高从而达到院士水平,可能性并不大。
那么,他们又为什么每个人都能“成果累累”呢?这是因为,在一个部门、一个领域甚至一个行业,他们拥有“主导权”。即使未参与具体科研工作,但只要愿意,成为项目参与人,在科研成果上靠前挂名,都不是难事。“官而优则士”,是人们对这一群体当院士的最大质疑。
在一些国家,大学教授一旦担任校长,必须退出科研工作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以避免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自己倾斜。我们不妨借鉴这一做法,让高管、高官回避院士增选。个别人或许会被“误杀”,但可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
当然,高官高管候选院士遭质疑,也和其产生的方式不透明有关。我们并不知道,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途径是什么,是否科学合理,但根据一般的社会荣誉授予办法和途径,高官高管要比别人有更多候选入选便利,这些人参选工程院院士自然也会令人怀疑。为什么不能够更加公开透明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