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螃石斛中的特有物种-霍山石斛膀霍山石斛是石斛类植物中一个特有物种,很有必要对其历史进行考证,对其现状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在对其原植物来源及学名问题作进一步调查、采集及鉴定的基础上,认定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就是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霍石斛或霍山石斛。霍石斛或霍山石斛两个名称是首次在上述本草中见有记述。目前,市场上将多类来源的石斛加工成的“枫斗”均标以“霍山石斛”、“霍斗”或“霍斛”等标签出售,这是误导,应予纠正。。大别山地区出产的其他种类石斛加工的应另取适当名称,以示区别,这有利于中药的规范化、标准化与现代化。。而后,曾有多篇关于霍山石斛历史及其植物来源与学名问题的讨论报道,其中,;有人将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大别山地区(六安地区)尚有其他类似霍山石斛的植物存在,混淆不清。为此,笔者等认为有必要再次对霍山石斛的历史、现状、原产地及其来源及学名等问题予以考评澄清。膄一、霍山石斛历史的考证蚇霍石斛或霍山石斛这二个名称最早是明确被记载在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之中。据载称:“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似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毬者,被土人以代茶茗,云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气,或取熬膏饷客,初末有行者,近年南北盛行之,有不给,市卖率以风兰根充之,但风兰根形直不曲,色青黯,嚼之不黏齿,味微辛,霍石斛嚼之有浆,黏牙,味甘微咸,形缩者真”;赵学敏又转引其弟赵学楷《百草镜》曰:“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芯,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颖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又引范瑶初云,“霍山属六安州,其地所产石斛名米心石斛,以其如累米,多节”,类竹鞭,干之成团,他地者不能米心,亦不成团”。《日华子本草》:石斛为兰科植物石斛鲜茎或干茎。《本经》名林兰。梁·《名医别录》中有“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的这段记载;此外,宋·寇宗奭《本草衍义》石斛名下有“石斛细若小草,长3、4寸,柔韧,折之如肉而实……”的描述。因而许多学者根据以上这些记载认为:它包括了大别山地区所产多种石斛,。虽然《名医别录》中只是记载了产地与生境,没有任何植物形态学上的描述。此外,《本草衍义》中虽有关于植物性状与尺码的记录,但这些描述可以吻合多种石斛属植物幼苗及成长时的状态。因而,可以肯定它就是指大别山地区几种石斛,;同时,《百草镜》中“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的这段话的语气与口吻来分析:赵学楷所描述的这种特别短小的,被他称为霍山石斛的植物是他本人当时才见到不久,并认为与他过去所见石斛不同才以如此语气记述的,这也是我们的先人在逐步调查后所认识的。据此综合判断,霍石斛或霍山石斛这二个名称虽在《名医别录》以后,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