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8#可动心轨提速道岔一、使用范围60kg/m钢轨18#可动心提速道岔用于繁忙干线快速列车转线地段。其允许通过速度,旅客列车:直向为250km/h,货物列车(轴重23T)为120km/h,侧向为80km/h(图1-6-1);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图1-6-118#可动心提速道岔本道岔适用于跨区间无缝线路,允许温升为45℃,允许温降分别为50℃(尖轨跟端采用间隔铁)和55℃(尖轨跟端采用限位器图1-6-2)。道岔前后端及道岔区均采用焊接接头,绝缘接头采用胶结绝缘钢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图1-6-218#可动心道岔限位器岔枕按垂直于道岔直股布置除牵引点及两侧外,岔枕间距一般为600mm。道岔轨距均为1435mm。二、主要结构特点(一)尖轨为相离半切线型,,尖轨尖端为藏尖式。(二)尖轨设三个牵引点,采用分动钩型外锁闭装置,各牵引点设计动程分别为160mm、118mm、71mm。在正常情况下,各牵引点的理论转换力分别为712N、294N、2832N。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转辙器尖轨跟端按采用限位器和间隔铁两种方案设计。(四)转辙器尖轨跟端带施维格滚轮的滑床板和防跳限位装置,基本轨内侧采用弹性夹扣压。(五)可动心轨辙叉主体结构采用长翼轨、钢轨拼装式可动心轨辙叉结构。采用长翼轨使心轨与翼轨成为整体,便于温度力的传递,心轨受到的温度力通过跟端固定装置传至翼轨,使心轨的伸缩得到有效控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六)翼轨跟端用间隔铁分别与长心轨和岔跟轨胶接,胶接层厚度不大于1mm。技术要求参照TB/G2975《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七)心轨采用60D40钢轨组合的结构,短心轨后端仍为斜接头,具有制造简单、实现容易的特点。采用60D40钢轨拼接,可有效降低心轨的转换阻力。心轨前端不再轧制转换凸缘,在牵引点处将轨底刨切成32mm,为方便电务钩锁设置,轨底也刨切10mm。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心轨设二个牵引点,。采用钩型外锁闭装置,各点的理论转换力分别为1080N、4536N。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可动心轨第一牵引点处的动程为115mm。可动心轨第二牵引点处的动程为64mm。提速道岔的动程虽然由电务部门负责,但动程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尖轨和心轨的使用状态,因此工务部门应掌握动程标准,发现动程不符要求时及时通知电务部门调整动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八)可动心轨辙可不设护轨,但侧向要设置长度为540Omm的防磨护轨,减少冲击加长护轨缓冲段长度,以防止心轨侧面磨耗而影响直股密贴。护轨为分开式,采用33kg/m槽型钢制造,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垫板为组合焊接垫板,护轨基本轨内侧采用施维格弹性夹扣压,轨距调整采用缓冲调距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1、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均用60AT轨制造,长心轨与短心轨之间用间隔铁连接。长心轨为弹性可弯式,在理论弹性可弯部分轨底作刨切。长心轨跟端用模压成形工艺制成60kg/m钢轨断面,与岔后连接轨可采用普通接头夹板连接或焊接,短心轨跟端为滑动端,与叉跟尖轨连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可动心轨辙叉主要尺寸辙叉咽喉为124mm。长心轨实际尖端离辙叉咽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