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4/10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一五”期间,我校各项事业发展成绩突出: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历层次大幅提升,学术竞争力明显增强;科学研究取得新成就,在保持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特色研究、前沿研究、高技术应用研究的优势开始形成;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规模与层次有了新的突破,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重大作用日益成为共识;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成功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行列,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但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校的发展与高水大学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如思想观念还相对保守,发展的动力和危机意识不够,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学科水平总体不高,基层学术组织缺乏活力,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亟待提高,财力增长支撑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能力不足,机关服务教学科研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整体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发展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为了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把我校建成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师范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4年),制订《陕西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办学条件为保证,继续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战略和学术环境优化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加快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性转型,使我校成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高水平教师和高素质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二、发展思路——坚持服务基础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坚持有特色、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坚持崇真务实、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教授治学、民主治校的办学思想。——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方略。三、总体目标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整体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初步实现由教学科研型师范大学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转型,学校的综合性办学特征得到社会认可,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四、重点任务(一)——到2O15年,新增2—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5—6个教育部及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培育20个左右的优势或特色学科,5—8个重点学科排名进入国内前15位。——到2015年,力争学位授权(主要是博士学位授权)的规模与范围继续有所扩大,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新增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要达到16个左右,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应达到120个左右(含授权范围的自主设置学位点),其中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达到2-3个;适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结构,硕士学位点应达到220个左右(含授权范围的自主设置学位点),增设更多的专业学位点,硕士专业学位点应达到26个左右;博士后流动站达到17个左右,并适时成立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显著提升。——确立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与“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紧密结合,修订校、院(中心)学科建设规划。学校要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大各类学科建设资源调整的力度,统筹整合学科力量,构建以学科群为基础的发展平台;各学院(中心)要结合学科基础和国家建设要求确定本单位的学科建设具体目标;建立校、院(中心)负责人学科建设问责制;坚持学科创新和激励学术创新,产出较多的高水平成果;创新学科管理模式,按照学部特点制订管理办法和学术评价标准;开辟“学科建设特区”,推动学科超常规发展;不断加大学科建设投入;严格学科建设的管理与评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遵循“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策略,按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个层次合理部署重点学科建设;围绕“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产出优秀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五大任务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以国际水平为参照,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驱动,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若干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水平重点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首席专家制度和行政协调责任制度。——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