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铺装解读.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铺装解读.pdf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5/10/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铺装解读.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科纵论
2015 年第 2 期(总第 451 期) shekezonglun
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铺装解读
赵天鹏,丁彦芬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
摘要:作者以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采样,对其道路铺装材料、色彩、纹样等进行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道路铺装材料以花岗岩、青砖为主;铺装色彩以灰色和青色为主色调,掺杂有黑色、白色等
辅助色彩;而道路形式及纹样则较为单调。此外对其道路铺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为南京市老城南的修复改造提供一
定参考。
关键词: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铺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5)02-0117-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许们的功能需求外,还要有良好的观赏性[5]。每一个景观设计最
多城市在大规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将老旧城区推倒,重建楼终都要落实到材料的应用上,铺地景观同样如此。地面铺装
房, 使得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遗存和特色风貌遭到很大破坏, 材料不仅是一种艺术语言, 也是构成整体造型的重要组成
而其历史印记也逐渐消亡。早在 1933 年,在雅典通过的《雅部分。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一部分,铺地在景观表达
典宪章》中就提出:“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其与整个街区的环境是否协调统一。
保存,不可加以破坏”,这为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拆迁困境提出笔者以南京市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 对其道路
了指导性建议,使得很多文化遗产得以完好保存,重新焕发铺装进行现场调查研究, 为南京市老城南项目规划改造提
活力[1],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方面,西方国家走在前供借鉴。
列。我国在 1986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 “老门东”背景介绍
时, 才正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老城南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的活化石,从南唐开
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始,这里就已经是有名的商业区和居住区,清朝末年,逐渐转
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变为单纯的居住区。精致的门楼,高耸的马头墙,无不体现了
统风貌的街区”,这也开启了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先河。作为老城南京的特殊风貌。老城南作为南京老城保护性规划的示
城市历史的主要承载体,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较多, 范区域, 承载着南京的千年历史与文化复兴的时代重责,是
如上海“新天地模式”、福州“三坊七巷”模式等[2],多是在修复南京历史文化的一张群落型名片。 2010 年年初,南京市政府
过程中以恢复老街区原貌或原有风格为原则,对有悖于历史决定成立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组织实施老城南
风貌的新建建筑可以适当改造,既要保持其原真性,又要融保护复兴工程。2012 年,《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
入城市氛围,与城市共同生长。在历史街区的众多景观要素市设计》、《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分别获批,明确提出
中,道路铺装是其展现原始风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保护修尊重传统建筑风貌,重点保护城南历史城区[6]。而老门东历史
复过程中,也应当妥善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