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电签发:留建平发往部门号青政办发明电〔2015〕20号等级密级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度青田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2015年度青田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青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6月9日2015年度青田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为有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据《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浙政发〔2013〕59号)《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14〕161号)、《丽水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细则(2013-2017)》(丽政办发〔2014〕99号)、《青田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细则(2013-2017)》(青政办发〔2014〕6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一、主要目标坚持重点突出,重拳出击,重典治污,务求实效,建立健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治气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方案,2015年全县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7%,全县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二、主要任务(一)。严格控制地方煤炭消费总量,严把涉煤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要求新增煤炭消费项目要通过能源结构优化与淘汰落后产能等削减煤炭消费存量措施,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设施、汽车加气站建设,加快推进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年底前淘汰6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实现城市建成区供气管网全覆盖,全县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30%左右。。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基本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禁燃区内不再审批燃烧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禁燃区内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要限期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推行集中供热模式,2015年10月底前,完成电镀园区集中供热项目。。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二)防治机动车污染加强机动车排气管理。深入实施《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快推进机动车环保检测和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年底前建成简易工况法汽油车环保检测线,基本建成加载减速法柴油车环保检测线。强化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达到90%以上。加快淘汰黄标车,加强黄标车限行执法力度,县城建成区实施黄标车区域限行,到2015年底,全面淘汰黄标车。(三)。年底前,全面供应国Ⅴ标准汽、柴油。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禁止销售达不到国家阶段性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行为。加强油气回收装置长效监管。。推行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高2个百分点。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每年新增或更新公共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30%以上,在用营运公交车每年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或淘汰10%左右。加强步行道、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推行绿色出行。实施船舶污染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的40%。(四)。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年底前基本完成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全面消除烟囱冒黑烟现象。。完成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合成革等13个重点行业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基础调查与重点源筛选。有序推进VOCs污染重点行业整治工作,年底完成合成革、化工、塑料制品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整治工作,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完成率达到60%。(五)。严控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不再审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清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全面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染料锅炉,禁止新建直接燃用非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城市建成区以外,鼓励以压缩成型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项目建设。。加快制订实施减量置换方案,实施差别电价、水价和排污费等政策,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继续推进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电镀等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阀门铸造落后产能13230吨。。结合产业布局调整对城区内钢铁、化工、有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