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 2013 年第6 期).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 2013 年第6 期).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1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 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 2013 年第6 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证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6期)
■刘婧史慧颖
摘要: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三个重要的问题。综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应对方式是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之间的中介变量,有待证实。本研究依据Baron提出的确定中介变量的规则和标准,借鉴田宝、郭德俊的分析方法,采用结构方程的统计技术,对514名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是三个潜变量。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通过应对方式这一中介变量对其自我和谐产生影响,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是自我价值感影响自我和谐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中介变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项目编号12ZC2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6-0063-05
作者简介:刘婧,女,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贵州贵阳 550018);史慧颖,女,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重庆北碚 400715)。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worth)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me)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对作为主体的自我(I)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1-2]。所谓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个体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将对其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自我和谐(self-consistency)是罗杰斯(C. 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3]。当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与其自我观念一致时,就能维持心理的和谐状态,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内心的矛盾和困扰,心理的和谐状态就会遭到破坏。目前,针对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比较多,例如郑桂芳[4]、柳春香[5]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即自我价值感高者容易接纳自我,更可能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反之,自我价值感低者可能更多地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并由此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针对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相关,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和谐水平,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会降低个体的自我和谐水平,例如李彦章[6]等人、李志凯[7]、李昊[8]等人、彭虎军[9]的研究;再有,蒋灿[10]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呈显著相关,也就是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心理健康程度比较高,自我内部的各种冲突也会比较少,反之,不悦纳自己的人自我和谐程度比较低。
综合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应对方式可能是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之间的中介变量,有待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