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从马加爵到药家鑫,从中国矿业大学铊投毒案到复旦大学投毒案,这些案件无不令人怵目惊心,折射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严重缺失,不得不引起全社会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反思。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的系列讲话精神中传递出一个时代强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讲理想信念,首先理论上要坚定清醒。这就要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千百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当今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同时,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价值观念、情感困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心理不同程度地产生问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一项专门调查显示,40%的在校大学新生、50%的大学毕业生存在心理问题,个别大学生心理甚至扭曲、畸形,反映在思想道德层面上的诸多问题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偏低
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上普遍存在一些感性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缺乏信仰、信心与信念。在政治取向上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部分学生一方面把政治看作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参与政治,不愿承担社会责任,功利倾向比较明显。
(二)理想信念意识不强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未来、社会、职业、生活充满向往。也有少数大学生信仰模糊,他们的信仰明显地呈现出多元性、波动性、盲目性、模仿性和迷信性等特点。在大学校园里,自由主义、存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球星、影星、歌星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少数大学生对各种充满迷信色彩的宗教、文化十分热衷。有些大学生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也不一定有好的出路,老实安分的读书没有前途,出现厌学甚至逃避学习的行为。
(三)价值观倾向利益化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在实现人生追求中,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先立,社会集体次之,过于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一些大学生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在奉献与索取关系上,一味地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由此导致拜金主义有所抬头。
(四)道德品质滑坡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但仍有少数学生道德品质下滑,出现了聚众斗殴、持械伤人、以炫富为荣、以追求金钱功利为目的的情恋等现象,甚至出现了投毒等恶性犯罪事件。
(五)自我意识过强,包容性较差
少数大学生强烈关注自我,有较强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一些大学生自以为是,过分追求个人发展,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沉醉于个人或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