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三)桂枝汤证兼证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②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③及禁忌。
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出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词解]
①项背强几几:有两种释义。
ⅰ几:读(sh ī),指短翼之鸟,伸颈欲飞不能,借以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
ⅱ几:读(jī ),通“坚紧,紧是指紧固拘牵之意。
“项背强几几”是指项背部有拘牵不柔和之感。
②内:音、意同纳,加入之意。
③将息:调理,休息,养息的意思。指服药和护理之法。
[提要] 指出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的证治。
[释义]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属葛根汤证,有汗则桂枝加葛根汤证,所以仲景用“反”字以引起读者注意。
⑴项背强几几――说明风寒之邪侵及太阳经脉,以致经气不舒,阻滞津液,经脉失濡所致。
⑵汗出恶风――为太阳中风主要症状,
⑶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证属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输,故用桂枝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以通利太阳经输。
桂枝加葛根汤证
主证:太阳中风证兼项背强几几。
病因病机:风寒之邪侵及太阳经脉,以致经气不舒,阻滞津液,经脉失濡。
治则:解肌祛风,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方。
*本方中当无麻黄。
方义:
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葛根――升津舒经,助桂枝解表(疗伤寒、中风头痛,鼓舞胃气上行,升津液以濡润经脉,而解项拘急
方歌:
葛根四两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只取桂枝汤一料,加来此味妙相须。
[现代临床应用]
①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属经久不愈,而头痛时疗效好。因表寒虚症兼头项强痛,难以转侧用之效果好。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具有桂枝汤证者,酌加柽柳。
②用于神经系统和肌肉关节疾病。颈椎病、关节痛、肌肉劳损、跌打损伤、荨麻疹等疾病,只要符合桂枝加葛根汤证的病理,用本方治疗可获满意的疗效。用本方时常加川芎,乳香,没药等药以提高疗效。
有报导用本方加白附子,全蝎治疗因乘车时受风所致的眼肌痉挛和口眼¡ö斜。刘氏报导用本方治愈痉挛斜颈。
③用于治疗心血管病:
用本方重用芍药、葛根的用量,加代赭石,龙骨,牡蛎等治疗高血压所致的头痛,项强收良好的效果。认为与葛根的扩张血管,解痉,镇静降压作用有关。据王氏的报导,用本方治疗半身不遂,若属阳虚可在本方中加用附子。中风、颈项疆直等证中若兼有无汗,不恶风亦有效。据刘氏的报导,本方具有祛风通络,滋养经脉,故可用于冠心病的胸痛切背,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头痛。
④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据王氏报导,用本方治疗证属虚寒性胃痛,服2剂痛止。另有报导,用本方可治疗疫疬毒血症,痢疾初期,急性肠炎兼有桂枝汤的证侯表现者。
(摘自阳白沸·《实用经方集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12).
[原文]
喘家①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词解] ①喘家:指素患喘息病的病人。
[提要] 指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病的证治。
[释义]
⑴以方测证(方用桂枝汤加减),“喘家作”是因外感风寒,患太阳中风证引发。故当有头痛、发热、恶风寒、脉浮缓的症状兼喘息。
其病机为营卫不调,风寒迫肺,宣降失常,肺寒气逆。故桂枝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子降气平喘,消痰导滞。
[原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表未解兼微喘的治法。
此条与18条相比主证、病机相同。不同的是18条则新感引动宿疾所致,本条则表证误下所致。虽然病因不同,而病机证候相同,所以其治法亦相同。
[释义]
太阳病误用下法之后,表邪未解,兼有微喘是在表之邪影响肺气宣降之故。由于病仍在表,所以用桂枝汤解表,并加杏仁、厚朴以降逆平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主证:
恶风寒、发热、汗出、气喘、脉搏浮缓。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风寒迫肺,肺寒气逆,宣降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