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6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4/25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荷塘月色通感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荷塘月色通感教案《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荷塘月色通感教案例1 板块分析:“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一一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全文的底色一一不宁静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出门散步是为了寻求宁静,但是,仍然求而不得一一作者在借景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2、作者为什么不宁静呢?探讨写作背景,引导对主题的多元解读(1)文章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3)选择“荷塘”来作抒情的主体你能联想到“荷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特征吗?作者的名字中国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审美倾向小结:因以上的原因,散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多元解读,总的说来,它反映的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荷塘月色通感教案例2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生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对句子揣摩,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以及揣摩的过程。教学方法:诵读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课文:《背影》、《春》2、 介绍朱自清的生平: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等等3、介绍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五四文化运动在1925年前后进入低潮期,作者作为这次运动的主要人物在精神上的失落和彷徨。二、整体感知:1、 学生默读课文,用5分钟的时间找出自己所认为可以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字或词。2、 让学生将找出的句子写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这些句子所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进行查漏补缺,先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进行引导,以培养学生揣摩语句、字词的能力。3、将学生找到的句子进行串联,给学生呈现一个完美的整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深入句子: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