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doc

上传人:908566299 2013/12/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主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学具的使用
陈志国
(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小学,河北
迁安
064408)
摘要:学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对教学具有极大的帮助:
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激发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br****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
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
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
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
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的。
一、能够提高学生学****兴趣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
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
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
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在讲“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
时,在课前让学生从家中找来一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
或积木等物体,上课时,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的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到这些形体的特征,这样让学
生自己通过摸一摸,在手中任意摆弄,学生的兴趣很
高,对这些形体的认识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好许多。
最后还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各种形体或实物进行任意拼
摆,学生的兴趣更高了,每一个学生都在那里兴致勃勃
地拼摆着各种物体。整节课,学生一直被手中的各种学
具吸引着,学****兴趣一直很高,学****效果自然也很好。
二、能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
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刚进校的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学具,我们就让他们进
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拿出8个小木块,把他们分成两
部分;左边摆5个小木块,右边摆6个小木块,比一比哪
边多;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后,拿出一些长
短不同的小棒围成各种图形等。随着学****内容的加深,
逐步增加操作的难度。在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
学生进行操作,如9+6,先摆9根小棒,再摆6根小棒,先
自己摆,再请学生到前面进行演示,总结出计算方法。
每学****一种新的计算,都通过摆学具的方法帮助学生
理解算理,对于操作失败的学生找出原因,反复操作,
直到掌握方法为止。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但使学生在
操作中获取了知识,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渡的阶段。学生操作学具和教师直观教具的演示,都是
物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
过一遍”。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中,获
得直接体验,亲身参加到认识过程中来,能体现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口、动脑,学生
不仅可以听、说,而且可以看、做、想,眼、耳、口、手、脑
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能形成清晰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给学生每人9根小棒,让他
们把这些小棒分成3份,每份一样多。有的学生1根、1根
地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