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主讲陈娉美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
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一、学习的界说:
(一) 广义的学习是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
(二)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的学习借助语言和思维的参与,可掌握间接经验;人类的学习是在劳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进行的;人类的学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狭义的学习
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两个特点:
1、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二、学习的分类
(一)学习的层次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2、霍兹兰对学习层次的分类:
(1)反应性学习;
(2)联结性学习;
(3)综合性学习;
(4)象征性学习。
(二)学习的类型
1、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分类: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技能领域的学习。
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依据学习结果进行的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3、依据学习内容的分类
( 1)知识的学习;
(2)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学习的几种理论范型
一、联结型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动物学习实验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应答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又叫引发反应;
操作行为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又叫自发反应。
2、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