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黑龙江省2014年死亡报告工作督导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4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省2014年死亡报告工作督导方案.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5/7 文件大小:1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省2014年死亡报告工作督导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黑龙江省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工作督导方案一、背景为贯彻执行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卫规划发【2013】57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及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人口死亡信息报告工作管理,提高数据的质量,依据《全国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特制定本方案。二、督导目的1、评估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相关单位的工作质量;2、通过督导信息的反馈,督促各单位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三、督导范围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报告管理工作。2、毎个地市抽查单位(共计17家)有:市疾控中心,市级医疗机构1家,三个县(区),每个县(区)有疾控中心及2家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含妇幼机构),两个乡镇(社区)卫生院。四、督导内容与方法(一):政策、经费保障等。:包括制度建设与落实、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等。: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报告覆盖率、直报账户的管理4等。:包括督导监测次数、总结、反馈。:包括培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记录等。:包括项目填写完整性、死因链填写准确性等。:包括报告及时性、审核率和及时性、死因准确性、死亡漏报情况等。:包括年(月)度分析报告质量,数据质量分析,分析频次等。(二)督导方法1、听取汇报,了解整体情况。2、现场查看文件、资料、记录、试卷、人员、设备等。3、现场抽查纸质与电子报卡质量并相互核对,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等指标。五、督导表格和指标(见附表)市(地)疾控中心死因工作考核标准疾控中心年月日(满分:100分,___得分)考核内容考核结果注释一、组织管理(20分)1、死因网报工作领导机构有(3)无(0)名单2、有无卫生行政部门文件有(3)无(0)2年以内3、有无召开部门协调会有(2)无(0)会议纪要4、常规制度是否健全是(3)否(0)5、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有(3)无(0)6、年度工作计划质量好(3)中(2)差(1)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如何7、年度工作总结质量好(3)中(2)差(1)全面、完整、分析、评价二、网络设备、人员情况(30分)1、有无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有(5)合用(3)2、上网设备和网速情况好(3)中(2)差(1)3至少有专职人员1-2名有(3)无(0)4至少有一名备用人员有(3)无(0)5、应用ICD-10编码情况熟练(3)较熟练(2)现场提问6、使用死亡登记系统情况熟练(3)较熟练(2)录入、审核、分析和上报(现场测试)7、辖区网络建设情况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数能够上网直报机构数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直报率100%(6)>95%(4)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直报率=县(区)级以上上网直报医疗机构数/辖区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数×100%8、建立辖区内报告单位通讯录有(4)无(0)包括节假日联系方式三、报告质量(30分)由省疾控进行1、报告及时性零缺报县(区)数无(4)按月计算,每一个扣2分网络直报迟报率0%(4)<1%(2)网络直报审核率100%(4)>95%(2)网络直报迟审率0%(4)>0%(0)网络直报审核合格率100%(4)>95%(2)2、报告准确性根本死亡原因正确率100%(3)>95%(2)>85%(1)死因编码正确率100%(3)>95%(2)>85%(1)不明原因死亡比例<4%(2)>4%(0)3、报告死亡率>6‰(4)>5‰(2)5‰以下不得分四、资料利用与管理(10分)1、分析报告质量分析报告的种类月报(2)年报(1)可合计分析报告应有死亡特点总结好(2)中(1)分析报告书写是否规范是(1)否(0)2、死亡数据库是否有备份有(2)无(0)3、利用资料专题分析或论文是(2)否(0)五、培训与督导(10分)1、参加省(市)级业务培训是(2)否(0)2、对辖区相关单位的业务培训2次(2)1次(1)以通知、签到、讲稿等为依据3、有对辖区单位的督导、监测3次(3)2次(2)1次(1)查看监测记录4、有检查考核总结、反馈有(2)查看资料六、备注被监测单位签字:监测单位签字:区(县)人口死亡报告工作基本情况表区(县)年月日一、基本情况1、户籍人口数2、常住人口数3、乡镇(街道)数4、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数量5、上一年财政收入二、保障机制(一)□有□□是□□是□否(二)、民政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是□、民政部门定期进行信息交换□是□否(三)经费保障1、县级人员工资来源于财政经费的比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