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社科部硕士培养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93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科部硕士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dyx110 2019/5/9 文件大小:3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科部硕士培养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现实问题;比较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和教育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业人才。二、,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与科研训练、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思潮5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6马克思主义方法论7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四、课程设置1、硕士研究生课程必须完成学位公共课(共9学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统一开设的四门学位基础课(共11学分),取得相应学分;2、必须学****本学位点开设的四门专业必修课(共7学分);3、至少选修本学位点开设的三门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不得低于6学分;4、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或跨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的学分不得低于2学分。5、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的总学时不得低于35学分。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必修课和学位专业选修课目录如下:(一)学位公共课(不低于9学分)1、必修课(7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外国语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网络考核,不记学分)2、选修课(鼓励选修一门,如不选修,需用学位专业课抵充)第二外语2学分计算机应用 2学分文献检索技术 2学分研究方法类公共选修课 2学分(二)学位基础课(必修课,修读11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7学分,选修至少6学分);跨专业选修课(至少2学分)课程代码(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写)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开课时间任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SelectedReadingsinMarxistClassics学位基础课3第一学期余玉花龚咏梅闫方洁陈红娟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SpecialTopicsonScientificSocialismandMarxism'sSinicization学位基础课3第一学期宋进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TheoriesandMethodsi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学位基础课3第一学期王建新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ResearchMethodologyandAcademicWriting学位基础课2第一学期宋进等马克思主义原理专题研究SeminarontheprinciplesofMarxism学位专业课(必修)2第二学期苏尚唐静逻辑思维与科学哲学LogicalThinkingandPhilosophyofScience学位专业课(必修)2第二学期苏尚龚咏梅专业英语AcademicEnglish学位专业课(必修)1第二学期何松旭社会思潮专题研究SeminaronSocialThoughts学位专业课(必修)2第四学期余玉花龚咏梅宋宏等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TopicsinWesternMarxism学位专业课(选修)hics学位专业课(选修)2第三学期余玉花姚晓娜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WorldEconomy,Politics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学位专业课(选修)2第三学期陆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TheHistoryofMarxism学位专业课(选修)2第二学期曹景文选修课ElectiveCourse跨学科或跨专业2第四学期五、(1)在完成修读本专业学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选一些重要的课程,多听高水平讲座。(2)研一学生不能选修二年级开设的课程;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和开卷/闭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并通过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读书报告来考核其学业成绩。,累计不少于40学时。,相关的要求已经在本培养方案中明确。此外,本专业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求(学术型)硕士在读期间必须以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第一作者为本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六、中期考核根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