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5/1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2015年)遵义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编制起草组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目录前言................................................1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一)指导思想.....................................2(二)基本原则.....................................2二、总目标............................................3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3(一)儿童与健康...................................3(二)儿童与教育...................................6(三)儿童与福利...................................8(四)儿童与法律保护..............................10(五)儿童与社会环境..............................13四、组织实施..........................................15五、监测评估..........................................17前言本规划所指儿童年龄为出生至未满18周岁。儿童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儿童的生存、保护与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协助,需要各级政府正确的教育、引导以及特殊的保护和照料,以保证儿童优先原则的实现,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的实现,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2001年,遵义市人民政府颁布了《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规划实施十年来,我市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到2010年,《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儿童教育普及程度继续提高,儿童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护儿童权利的政策体系,儿童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儿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由于受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任务艰巨,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降低残疾儿发生率任重道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尚需加强;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存在差距;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贫困家庭中的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流动儿童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等影响着儿童事业的全面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必须把提高国民素质,开发人才作为战略任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制定《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综合发展、持续发展”的编制原则,将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社会环境5个领域,提出未来5年我市儿童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继续努力改善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的环境,促进我市儿童事业的全面进步。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国家及我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贵州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普惠福利为主线,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和儿童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二)。在制定政策、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处理与儿童相关的一切事务,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所有儿童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畅通儿童表达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