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9年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题1、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2、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3、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4、新一代计算机: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生物计算机。5、信息的编码:二进制: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方式处理信息。二进制中只有0和1,其运算规则是“逢二进一”。例;0+0=01+0=11+1=1011+11=110“字符编码”:ASCII代码:为便于信息的交换,当前普遍采用一种字符编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6、我们把二进制信息的一个数位叫作一个比特(Bit),它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7、多媒体信息编码: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要通过采样、压缩等手段进行数字化。8、信息需求的分析包括:确定信息获取的内容、确定信息获取的范围、确定信息获取的量、确定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9、获取信息的途径:用感官获取、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献检索、广播电视、浏览网络。10、搜索引擎:按其方式可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搜索引擎。11、WINRAR是常用的压缩软件之一。12、网络通讯工具:论坛(BBS)、E-mail、QQ、MSN。13、在WINDOWS中,同级目录中的各文件名必须是唯一的。14、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使用的是第四代计算机。1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设备。软件是在硬件上运行的各类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的总称。16、我国在2002年9月设计并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龙芯”1号,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CPU的核心技术。17、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和核心部件,CPU的主频是指时钟频率,表示计算机每秒钟的运算次数,频率越高处理能力越强。18、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软盘、U盘等。19、外部设备: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简称外设。触摸屏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20、计算机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和数据库软件。常见的有:WINDOWS、LINUX、UNIX等。应用软件:OFFICE、PHOTOSHOP 等21、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他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22、从功能来讲,每台计算机都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个组成部分。23、操作系统是用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在安装应用软件前,必须安装操作系统。24、存储器是计算机存放数据的部件,可分为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25、内存还分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ROM的信息可读不可写,RAM中的信息随时可读写。关机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而RAM中的信息就被清除。26、存储器容量大小用字节(Byte)来表示,一个字节一般由8个二进制数位构成,即1by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