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鲁迅小说和散文中儿童形象探源.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鲁迅小说和散文中儿童形象探源.doc

上传人:小枷 2019/5/12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鲁迅小说和散文中儿童形象探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鲁迅小说和散文中儿童形象探源-中学语文论文鲁迅小说和散文中儿童形象探源 刘安洪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在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的是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这里的“儿童”,并不是依据严格的生活年龄,而主要指鲁迅小说和散文中的未成年人的形象。所以,我把其小说和散文中的“少年”形象一并归入“儿童”形象。因为他们共同拥有一颗纯洁的童心。笔者把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中的儿童形象按受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毒害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一是深受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毒害的儿童形象如在街上被那个女人打的“儿子”(《狂人日记》),“好时瞪一双小眼睛想卖锟顿,病时仿佛睡着了”的单四嫂子的宝儿(《明天》),“几个辛苦奔走,身受苦刑,尸首不见的少年。”(《头发的故事》),“手握钢叉,项带银圈的少年闰土”(《故乡》),“连阿Q也指着分辨的近旁的小孩”(《阿Q正传》),“因缴不起学费而被学校催过几次的方玄绰的孩子们”(《端午节》),“祥林嫂的被狼叼的阿毛”(《祝福》)。二是受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影响较浅的儿童形象如被孔乙己吓跑的小孩(《孔乙己》),“没有吃过人的孩子”(《狂人日记》),听得笑声便围着孔乙己和他的茴香豆转的邻居的孩子(《孔乙己》),九斤老太的扎双丫角的曾孙女六斤(《风波》),在陈士成的门口齐声念书的七个学童(《白光》),被三太太下了戒令的一群孩子(《兔和猫》),看社戏的双喜,几个年幼少年,弄潮好手阿发(《社戏》),猜谜的小女孩,生疮头的,赤膊的(《长明灯》),卖包子的小胖子(《示众》),房东家的大良、二良,魏连殳的堂兄的小儿子(《孤独者》)。有人说,这些儿童形象出现在作品中,是因为小说情节的需要,没有,小说就显得不完整。也有人说,这是巧合。究竟怎样解释鲁迅小说中总是出现儿童形象这一现象呢?一、幼时的痛苦经历在鲁迅大脑中形成一种前意识鲁迅先生是早熟的,因为家庭的变故,他过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少年时便踏入了人生的长途。他因为祖父下狱而避难在亲戚家,有时竟被称为“乞食者”,为了给父亲治病,他遭到当铺的轻蔑眼光,受到庸医的欺诈和愚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家庭从小康限入生活的困顿”。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他幼时的痛苦经历,就是:“我在年青时候也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是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回忆”、“不能全忘却”,毫无疑问,这“不能全忘却”的就是他幼时的痛苦经历,如果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话,那么鲁迅先生的紧接着的一段叙述便可以为我们释疑。“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或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和手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四年多”、“常常”、“几乎每一天”,可见其时间之长,频率之高、“质铺柜台比我高一倍”、“药店柜台与我一样高”,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高度正是我在本文中所讲的儿童的高度。鲁迅先生此时还是符合我在本文中所关注的儿童,可见年纪之小,幼年就有着四年这样的痛苦经历,并且“几乎是每一天”都是如此。试问能忘者又有几何?而且,鲁迅先生幼年时所经受的痛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