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单元杰出的科学家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伟大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标要求: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一、从医之路1、背景(1)生于医生世家(明中叶,湖北蓟州),从小对药物学产生浓厚兴趣(2)少年理想当医生(3)科举受挫2、表现(1)十年钻研,30岁成名医(2)楚王府、太医院任职,广开眼界(医药典籍和药物标本)(3)辞官回乡行医,研究医药学二、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1、“本草纲目”之意2、编写原因:(1)分类杂乱(2)内容谬误:药材名称混乱、药性认识错误本草:中药(本草学:有关中药方面的学问);纲目:药物分类体系纠正历代药物学著作存在缺陷3、编写过程:(1)学习前人经验:——读万卷书十年阅读鉴别(800多种参考书,引用书目700多种)李时珍读书的范围很广,他除了读《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书外,尤其喜欢钻研历代的“本草”(即历代的药物书)、其中,《证类本草》(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他最喜欢读的药书。由于李时珍用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又注意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并检验书本上的知识,因此,他的医术提高很快。3、编写过程:(1)学习前人经验:——读万卷书(2)注重调查研究:——行万里路十年阅读鉴别(800多种参考书,引用书目700多种)①亲自采药考察;②深入民间请教;③亲自栽培药物李时珍采药图1572年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shi舔)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明究竟,也是为了改变人们的传说,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李时珍与曼陀罗的故事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如: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