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
食用菌是安康的一项传统特色产业,具有高效、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的特点,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食用菌产业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按照做特、做精、做高、做强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特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背景
(一)国家对发展食用菌产业定位高。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食用菌协会,于2006年12月专门成立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先后深入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广东等食用菌生产基地进行调研,于2007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课题调研新闻发布会暨产业发展高层论谈,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评价为“小产品、大产业”一颗产业新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省农业厅于2011年6月21日在汉中略阳召开了全省食用菌现场会,在全省实施《百村万棚食用菌工程》,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省(重点是陕南)食用菌总产量1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
(二)经济效益好。
据调查,种植香菇,每亩1万袋,一年春秋两季,每袋毛收入10元,减去每袋的原料、-,-,-;地栽木耳,每亩栽种1-,,每公斤价60元,每袋毛收入9元,,减去各种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6-。如开发夏菇生产,一年出菇三料,一亩地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种植猪芩,每平方米一窝,每窝三年产量8斤,每斤市场场价80元,每窝产值640元,按每亩栽种400窝计算,,,因此,发展食用菌是目前整个农业效益最好的项目。而且种植食用菌不需要好田好地,坡地、沟坎、林下均可栽种,不与粮油争地,农民积极性高。
(三)食药兼用,营养保健。
食用菌是蔬菜里的重要种类,而且是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极高的食品,有些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富含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游离氨基酸、海藻糖、甘露醇糖等养分,其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如猴头菌、灵芝多糖在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医学研究证明,猴头菌、灵芝具有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细胞衰老、抗癌、改善血脂、血糖等功效,灵芝还有美容养颜的功能。因此,在我省陕南县区,要把食用菌作为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
(四)市场需求量大。
1990-2008年,世界食用菌年产量(鲜菇)由125万吨增加到1928万吨,增长15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鲜菇)则由5万吨增加到1350万吨,增长270倍,由世界食用菌产量的4%上升到70%,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超级大国。2005年以来,全世界食用菌贸易额稳定在20亿美元,我国出口贸易额约8亿美元,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4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食用菌还是一方“净土”,因此社会传流,吃四条腿(动物),不如吃两条腿(禽),吃两条腿不如吃一条腿(食用菌)的说法不断被人们所接纳。食用菌即是素菜又是晕菜,即可食用,又可药用,即有营养,又能保健,市场需求很大。目前我市食用菌人均占有量不足6公斤,按需要量相差甚远。
二、产业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是个短、平、快项目,具有投入小、产出高,不与农业争地、不与农林争时等独特优势。因而,食用菌产业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增收的首选项目,其发展势头强劲、可续发展潜力巨大。
(一)产业初具规模。
目前我市食用菌生产以代料栽培为主,主要产品为香菇、黑木耳、平菇三大类,近几年引进开发了一批珍稀名优食用菌(如:秦巴硒菇、白灵菇、杏鲍菇、双鲍菇、鸡腿菇、姬菇等);药用菌主导产品为猪苓、天麻二大类,野生食用菌我市资源较丰富,每年外地客商来安康收购的品种仅牛肝菌、鸡油菌、红菇就达数百吨。到2010年底人工栽培的种类已发展到20余个。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食用菌生产14580万袋,,,。其中:香菇6500万袋,干品总产量11000吨,,黑木耳2880万袋,,,磨菇5200万袋,鲜品总产量5347吨,产值3743万元。全市现有三级菌种厂家6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龙头企业5个,其中宁陕2个、石泉1个、紫阳一个、汉滨区一个。
(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