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人的小故事:父女俩感人的小小说故事:父女俩每次函授课他都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门口的座位,并且每次都带着小女儿来。根据学员的要求,每个学期都重新编一次座位。有的说眼近视,要求坐前面;有的说眼老花,要求坐中间。然而,每次他总是一声不响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门口的没人愿坐的座位。一年又六个月了,我都没有多大注意。转学科了,我开始觉得他是一个善良谦让的人。有一次授完课,学员们都离开了教室,,问道:“岑老师,你为什么总是坐这个座位呢?”他笑笑,温和地答道:“在这里方便些。”在来自全市十八个镇的六十二位学员中,路途最遥远的要算他了。他任教的学校处在本市边陲最偏僻的群山叠岭中,离城镇足有四十多公里,其中有三十公里是一米来宽的机耕路,蜿蜒于岭腰丘顶之中,穿插于深谷林壑之间。没有客车直通,搭摩托车到达有客车经过的车站,也需一个小时,然而,每次集中面授,他没有一次缺课,也没有一次迟到的。他三十五岁左右,中等个子,理平头,身体结实,常穿着一件草绿色的衣服和一条深蓝色的裤子,着解放鞋,对人说话带笑意,语气很温和。从他任教的学校来城镇几十公里,每次上课他为什么总是带着女儿来呢?我后来从比较熟悉他的学员中才弄清这个问题。八年前,他在山区的一所小学代课,那时他二十七八岁,未婚。有一天,一位熟悉的朋友给他介绍一位广西来我市做工的姑娘。这位姑娘二十一岁,长得眉清目秀,为人温存。岑老师忠厚老实,善良和蔼,相熟几天,两厢情愿便结秦晋。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靠着岑老师每月二百多元的工资,假期假日勤劳耕作,勤俭持家,在山区,生活基本上还是过得去的。当女孩三周岁那一年,他妻子那边有一位亲人突然往来甚密。一个月后,当岑老师在学校忙于教学工作时,妻子抛下了小女孩,带着衣物,不辞而别离家出走了。黄鹤一去,杳无音信。之后,家中就只有父女两人了。从此,父女形影不离。在岑老师的爱抚哺育下,现在女儿七岁了,就读在他所教的只有十多个学生的一年级。天蒙蒙亮,他轻声地唤女儿:“阿芬,起床洗脸上课啦!”女儿用小手背擦擦朦胧的眼睛,乖乖地穿上衣服,洗过脸,冲了一杯茶捧到爸爸的面前,说“爸爸,喝杯茶润润喉咙上课吧。”放学了,他洗米煮饭,女儿帮着洗菜。吃完饭,他抹桌洗锅,女儿洗碗筷。有几次,他看见女儿的小手被冷水冻得紫红,不忍心让她洗,但总是被女儿的小手推开,说道“爸爸,二婆说洗碗筷是女人做的。你教我们的《新三字经》不是说‘家务事,乐承担,洗碗筷,扫门庭’吗?”她衣服脏了,自己洗。有一次她看见爸爸换下的内衫放着没有时间洗,在爸爸家访时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