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陈仓石碣.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仓石碣.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6/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仓石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鼓文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原物为形状类似鼓形的十块石头,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字迹磨损很多,唐人不识,看它长的像圆鼓,便给它起了石鼓文这样一个名字。石鼓名称取所刻诗篇的前两个字,即《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每首诗十八、九句不等,为四言诗。其文字内容多为君王臣公们的征旅渔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石鼓文》从发现至今叫法很多,除曰《猎碣》外,还有《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石》等。  石上无年月,因此《石鼓文》的刻石年代成为学术届争论不休的问题,唐人韦应物和韩愈的《石鼓歌》都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宋人欧阳修的《石鼓跋尾》认为属周宣王时史籀所作。宋人郑樵《通志略》则认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于惠文王之后,始皇之前。近人罗振玉《石鼓文考释》和马叙伦《石鼓文疏记》都认为是秦文公时物,与韦、韩说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据郭沫若考证,《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总之,它是继承西周书法特点的先秦文字。  《石鼓》唐代初出土发现后,经杜甫、韩愈写诗颂扬之后,才为世人所知。但书体尚古,极为难解,历经学者考订之后大体可读,十鼓原应有七百字左右,到了北宋欧阳修,录取了原碑仅存的四百六十五字,其他的均模糊不可辨,其中第九鼓连一个字都没保存下来。唐时即有《石鼓文》拓本,但未见流传。目前可见最早拓本是北宋安国“十鼓斋”藏的3本宋拓,即“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其中天一阁藏北宋拓存四百二十二字本为最。石鼓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佑(1049-1053)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 唐朝初年,在陕西凤翔县西南一个荒凉的地方(古称陈仓之野),发现了十个刻有奇怪文字的石鼓,每个石鼓上都刻有疑似大篆的古老文字。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朝野。这是考古史上同地同时发现古老字体最多的一次,字数多达七百余字,堪称国之瑰宝。这样一个煌煌巨制,难道仅仅是学者们津津乐道和渔猎太平颂歌?秦人的先祖们动用如此浩大的工程去制造这十个石鼓,到底是为了什么?石鼓上密密麻麻的七百多字的“天书”在诉说着什么? 12月4—5日,中国原始绘画主题艺术展上展出了陕西籍画家石古的先民岩画艺术、石鼓文书画艺术、蝌蚪文书法艺术等三大类八十余幅书画作品。而其对沉寂千载的《石鼓文》的成功破译,并通过字画形式将先秦图腾与千古文字合二为一,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千古之谜石鼓沧桑两千余年,历代文人墨客无一人尽的其法、尽解其密。《石鼓文》目前保存于故宫博物馆,是我国最早的大规模石刻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用先秦文字写成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