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我载的柑橘栽培历史已达4000多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4年国家对包括柑橘在内的水果进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柑橘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主产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从解放初期到1978年,我国柑橘产量一直在30万吨上下徘徊。1978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产量分别为228万亩和38万吨。2000年全国柑橘面积已达1907万亩、产量878万吨,;,增长了19倍;,。目前,我国柑橘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居第三位,是仅次于巴西(2399万吨)和美国(1570万吨)的第三大柑橘生产国。 。我国栽培柑橘的省(区、市)有20个(不含台湾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柑橘生产加快向优势区域集中,目前湖南、江西、四川、福建、浙江、广西、湖北、广东、重庆9个省(区、市)的面积和产量已分别占全国的94%和95%。
。橙类比重有所提高,甜橙占柑橘总产量的比重由1990年以前的20%提高到30%,宽皮柑橘所占比重相应由70%降至60%。成熟期有所拉长,11-12月集中成熟的柑橘由1990年以前占柑橘总产的90%以上下调到75%左右。同时,一些名、特、优、新品种有了一定发展。如重庆锦橙、江西南丰蜜橘、福建?崭獭
⒐阄魃程镨帧⒄憬?本地早橘、广东红江橙、湖南冰糖橙与无核?崭獭⑺拇ò苍滥?檬等。此外,从国外引进的脐橙在江西、湖北、重庆、四川、湖南和广西等省(区、市)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
。柑橘优质果率由1990年前的25%左右提高到35%左右。外观商品性有了明显改善,口感、风味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近10年来,还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部级优质或名牌产品。据品质分析,我国优质脐橙的外观和内质完全可与美国同类产品相媲美。
。近年来,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加工和市场营销日益受到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从无到有,目前经商品化处理的柑橘比例已达5%左右,贮藏能力占产量的10%,橘瓣罐头加工发展良好,橙汁加工开始起步,柑橘主产区建设了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一些工商企业纷纷介入柑橘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涌现出一批“公司+基地+农户”的典型。浙江黄岩罐头厂、湖南熙可罐头厂、汇源集团、三峡建设集团、赣南果业、椰风集团和娃哈哈集团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正加大投资力度介入柑橘产业化建设。
(二)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柑橘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从总体上看,整体素质仍不高,还难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在区域布局、品种结构、良种繁育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与美国、巴西、西班牙等柑橘生产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柑橘大发展中,一些非适宜区不顾当地生态、社会和经济条件,违背适地适栽原则,一哄而起,盲目发展,造成产品质量低劣、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即使在适宜区也存在品种分工不明确、种植分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