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试析朱淑真诗词的感情色彩.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析朱淑真诗词的感情色彩.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6/1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析朱淑真诗词的感情色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羈“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芅——试析朱淑真诗词的感情色彩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高雅丽蚁螀摘要:肄朱淑真是我国古代女作家中颇具特色的一位,由于不幸的婚姻生活,造就了她诗词创作感伤幽怨的色彩,但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不甘屈服、大胆追求的情操。螃肂关键词:膈诗词感伤美、借物咏怀、风骨肇袃朱淑真,宋代文坛上一位绽放着独特光彩的女作家,长于诗词。她自幼聪慧,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工诗书,风流蕴藉”,出于父母之命,她嫁了一个非她所愿、没有精神共鸣的男人,这在她大量的闺怨诗词中都有所表现,如《舟行即事》中“对景如何可遣怀,与谁江上共裁诗”的感慨,表达了恨无知音的幽怨。作为一个多才多情的红颜女子,自然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但在封建礼教束缚严重的宋代,她大胆的爱情追求被视作不贞,以致她死后,“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淑真是我国明代以前写作诗词数量最多的女作家,但“今所传者,百不一存”。她所幸存的诗词合编作《断肠集》,后人也只有从这些残灰余烬中探得她的思想感情了。腿袀凄凉哀怨、冷艳幽寂的色彩袆郁达夫《断残集·文学漫谈》中言及,“一切艺术都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宋代是我国古代理学思想和道德传统观念非常严重的一个朝代,父母之命不可违,朱淑真违心地嫁给一个完全不能做她知音的官场庸人,以致“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游忧愁怨恨之语”。。羃由于婚姻不如意,她写有大量描写个人寂寞生活和抒发内心痛苦的诗篇。不幸的遭遇使她的诗词大多带有冷艳幽寂的色彩,在造景、用词上都突出了凄凉冷落之意。尽管这种感伤格调使人觉得过于脆弱,但不能不承认,这正是朱淑真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它具有“感伤美”。薀《断肠集》并不是淑真自题,但她的诗句中多处用“断肠”二字,如:莈“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恨春》蚅“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黄昏”——《秋夜有感》肃“魂飞何处临玉笛,肠断谁家捣衣砧”——《长宵》羁“针线懒拈肠自断,梧桐叶叶剪刀风”——《闷怀》肀“芭蕉叶上梧桐雨,点点声里有断肠”——《闷怀》蚈“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中秋闻笛》膃“去年九月愁何限?重上心来益断肠”——《九日》莂“逢春处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伤别》薇我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断肠”来代表内心的愁苦幽怨,朱淑真用这两字如此之多,也正表明她苦不堪言的愁怀。蒇在朱淑真的诗词中有大量的惜春伤春之作,作者也正是以惜、伤来自怜自伤,如这首著名的《蝶恋花·送春》芃“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欲下潇潇雨。”螂这是一首伤春词。上片抒发对春天眷恋的情感,尽管杨柳缠绵多情,春天却无意也不能少住,还是匆匆而去,女词人既痛感于年华飞度、青春易逝的可悲,又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人生和心灵自由的执着追求。下片抒发伤春之情,绿满山川是春天即将结束的象征,杜鹃叫声凄厉,引人愁思。把酒送春,天近黄昏,潇潇苦雨更衬托出作者凄凉忧伤的心情。全词意境清幽,作者缠绵悱恻、满怀惆怅的感情也就率直自然地表现出来了。秦观的《踏莎行》留下“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名句,而淑真的“绿满山川闻杜宇,黄昏却下潇潇雨”实在与秦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怪认为她“词不如诗”的陆昶也称道“爱其黄昏却下潇潇雨句,又词好于诗也”。艿朱淑真的诗词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