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VAR 方法在信用风险度量问题上的应用
(管理学院信息与系统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郭楚华)
(学号:98044223)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一种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信用度量术(Credit Metrics)。
“信用度量术”的提出旨在提供一个进行风险估值(VAR)的框架,用于诸如贷款和私募债
券这样的非交易性资产的估值和风险计算。它寻求回答的问题是:“如果下一年是个坏年份,
那么,在我的贷款和贷款组合上会损失掉多少?”信用度量术是 1997 年推出
的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产品。它为信贷决策提出了风险管理上的建议,使得贷款限
额等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有了量化的依据。与 1994 年推出的量化市场风险的 Risk metrics
一样,该方法引起了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是当今风险管理领域在信用风险量化
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信用风险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包括信用风
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特征及变化。第二部分则是专门为第三部分
作铺垫的,主要介绍了评级方法,在险价值的概念,同时也介绍了信用度量术的基本思想和
方法。第三部分则是本文的重点,即“信用度量术”的应用分析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先
分析了某单一资产的信用度量问题,求出该项贷款的 VAR 值,再运用“信用度量术”分析某
贷款组合(其中一笔贷款为前面所分析的那项单一资产)的信用度量问题。我们将求得的在
险价值(VAR 值)与联储和 BIS 现在要求的以风险为基础的 8%的资本要求进行比较,发现有
一定的出入,并认为 BIS 现行的以风险为基础的 8%的资本比率可能是有缺陷的,因为在确
定资本要求时,它忽略了贷款之间的相关系数。之后,还阐述了“信用度量术”的作用和意
义。在最后一部分,即第五部分,我们对这类新的信用度量方法进行了未来的发展展望,包
括在险价值方法在我国金融机构的应用分析和展望以及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在中国运
用的探索两部分。
由于本文所讨论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是近年来一个尚代充分发展的研究方向,“信用度
量术”在中国还尚未被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内容并不意味着是完全成熟
的。这里,只就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分析及探讨。
关键词:
国际清算银行, 现行收益率曲线, 金融机构, 给定违约概率下的损失, 现代资产组合
理论, 边际风险贡献, 盯住市场(或随行就市)模型, 特别关注的其他资产, 货币监理局,
风险为基础的资本, 风险估值或在险价值, 零收益曲线
BIS, CYC, FIs, LGD, MPT, MRC, MTM, OAEM, OCC, RBC, VAR, ZYC
BIS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CYC 现行收益率曲线(current yield curve)
FIs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s)
LGD 给定违约概率下的损失(loss given default)
MPT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RC 边际风险贡献(marginal risk contribution)
MTM 盯住市场(或随行就市)模型(Mark-to-Market Model)
OAEM 特别关注的其他资产(other assets especially mentioned)
OCC 货币监理局(Office of 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RBC 风险为基础的资本(risk-based capital)
VA R 风险估值或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
ZYC 零收益曲线(zero yield curve)
教师点评:社会保障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热点,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大局,郭尉华的论文从我国现有的社会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二元社会当中,我国建立社会失
业保障体系的过程,经历的几次调整,以及存在问题,国外相应经验的借鉴和我国失业保障
体系建立的对策。
1
文章中对国外福利博奕论的论述,对今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很强的借鉴性。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文章的观点、立论阐述明确,能够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部分、信用风险概述
长期以来,信用风险就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尽管各种市场风
险在最近几十年里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