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政府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pdf

格式:pdf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政府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政府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政府行为:
公共政策的视角

(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张建平)
(学号:2001043027)

摘要:2004 年深圳市提出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但是散布于城市中
的大量的城中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影响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协
调发展,削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造城中村,实现城市的一元管理,已成为深圳向国际化
城市发展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对城市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本文就城中村的内涵界定、现状、
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城中村政策及教训、当前城中村改造政策及评价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作一
宏观、全面、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城中村政府行为公共政策城乡二元体制
教师点评:本毕业论文以深圳市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分析对象,
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全文层次清晰,结构比较严谨,分析比较透彻,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分析
现实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现出比较强的材料把握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达到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点评教师:汪永成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深圳农村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实效甚微,这与传
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惯性思维和政府对市场经济经验的缺乏不无关系。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
展,深圳城中村问题日益显现,影响了深圳建设国际化目标的实现,改造城中村要求政府在制定
城中村改造政策中吸取经验教训,明确政策的基本价值,完善政策决策和政策监督程序,坚决贯
彻执行政策等,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改造城中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关
系到村民的利益、政府行政的改革,也关系到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城中村的基本内涵
“城中村”是在城市总体区域内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管理体制的社区。①“城中村”
现象,是指在城乡二元体制模式的惯性作用下,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原乡村集体所有
的土地,因局域性大面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使这一地区传统的经济人文地理区域的特征发生改
变;另一方面,原地域居民所保有的农村居民宅基地及少量土地的使用权状况不变,他们中的大
部分成员仍基本保持着农村户籍,并且,其居住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基本上仍以传统的属性为
特征。简言之,“城中村”现象从地域角度上讲是指已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就其社会属
性而言,却仍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②
二、深圳市城中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深圳城中村的基本情况
2001 年全市共有历史遗留的村庄约 293 个,村民住宅约 万栋,占地面积约 30 多平方
公里,总建筑面积约 万平方米,占全市居住建筑总面积的 43%。③这些房屋大部分是违法
超标私房,建筑密度高、环境差、配套短缺、基础薄弱、安全隐患多。
在地域分布上,城中村广泛分布在特区城市内部,少数村分布在城市区外围,罗湖、福田、
南山三区的一些城中村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如罗湖区的蔡屋围、黄贝岭、向西村,福田区的福
田村、田面村、石厦村、上步村、皇岗村等。福田区的皇岗村、石厦村和田面村更是处于未来深
圳中心区的内部或周围。南山区除新围、珠光、大勘、麻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