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缺铁性贫血.ppt

格式:ppt   大小:2,200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缺铁性贫血.ppt

上传人:zxwziyou9 2019/6/28 文件大小:2.1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缺铁性贫血.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缺铁性贫血主要内容铁代谢特点铁缺乏症的定义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铁代谢铁的吸收铁的转运铁的分布铁的排泄铁吸收吸收量: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量为15-20mg,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约1mg/d。吸收形式血红素铁:①来源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动物食物的其它血红蛋白。经消化后,游离出血红素,直接被肠粘膜摄取。③血红素铁一般不受食物成份影响,吸收率高非血红素铁: ①来源于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的高铁化合物。②吸收取决于铁原子的价数,Fe++易吸收;胃酸可增加非血红素铁的溶解度;VitC作为还原剂和螯合剂可促进铁的吸收。③食物中抑制非血红素铁吸收的物质:磷酸盐、植酸盐、茶叶中的鞣酸及咖啡中的一些多酚类化合物。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吸收方式:二价铁直接吸收;部分被氧化成三价铁与脱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储存与浓度的关系:单位剂量含铁浓度越高,供铁越充足。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吸收部位的低PH值↑、维生素C↑;鞣酸↓、多酚↓铁吸收的调节小肠对铁的吸收量取决于体内贮铁量及红细胞的生成速度。当肠腔内铁的浓度很高,如口服铁盐时,小肠会失去吸收铁的调节能力,结果大量铁可通过弥散进入肠粘膜细胞。因此,误服大剂量无机铁盐可以引起急性铁中毒铁的转运在小肠粘膜细胞内的铁(三价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结合后在血浆中被输送到各组织,主要是骨髓内的幼红细胞——经典途径。剩余部分以铁蛋白形式储存备用。运输工具:转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