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讲解弟子规8-亲仁.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讲解弟子规8-亲仁.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6/28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讲解弟子规8-亲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亲仁」亲是亲近,是学****的意思,亲近仁德之人。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好同学能够彼此提携、互相提醒。能够「善相劝,德皆建」,能够「闻誉恐,闻过欣」,这样的态度一定会赢得「直谅士,渐相亲」。所以你看人生的问题,是不是《弟子规》都可以解决?你以后面对刚好有朋友他要问你人生的问题,你要不要紧张?别紧张,一本《弟子规》,保证你没有后顾之忧,相不相信?信心要足。那一天就有人问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你们现在是要帮助他,来,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你要讲出来那个句子,他又不知道,用哪些观念来引导他化解夫妻的冲突?「恩欲报,怨欲忘」,就是都想怨才会在那里闹情绪,都时时想着对方这一段时间的付出,这个气就去掉大半。「将加人,先问己」,不要一直要求别人,我自己又做了多少?「言语忍,忿自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讲话的时候那个脸色都那么难看,谁受得了,那一定冲突的。所以当几句经文出来,他能够反省自己,慢慢这一个难题就开始有解了;只要他不回到反省自己,保证这题数学题怎么样?无解。所以人生的道理纲领,《弟子规》包含在内,只要《弟子规》一门深入,确实解行相应,会开智慧。在师生关系当中,在同学关系当中,我们也要抓住「善相劝,德皆建」。面对老师的态度,怎么样跟老师学****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老师教我们念的书可不可以打折扣?不行,所以只要是老师的话,赶快去做,不可以拖延。这么一拖延,现在这个时代,老师难为,很怕跟学生结冤仇,看你意愿不高,他会对你非常尊敬,以免怎么样?以免到时候得罪你,但是你假如依教奉行,那师长一定会尽心尽力教导。所以只要我们把「入则孝」这个「孝」的态度来对待师长,那我们自性的善良就显发出来,我们的理智也可以快速建立。当我们对老师是至诚的孝心、恭敬心,我们自性的善良、智慧很快就能开显出来。中国最重要的两股精神就是孝道跟师道,而师道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所谓「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在孝,会孝顺父母的人,他一定希望成就自己,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以他对师长一定也会非常恭敬。我们之前也提过亲师的合作,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就能够把孩子教得很好。现在亲师配合的现况好不好?一来家长认知家庭教育重要性不足,然后又会觉得教孩子是谁的事?老师的事,又由于比较溺爱小孩,所以在学校一发生什么事情,比方说老师多骂了这个孩子,孩子回来也不知道怎么转述的,家长一听火冒三丈,去找谁?找老师还好,还可以把实际状况搞清楚,直接找校长,就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校长也不在现场,而且老师可能当初也是要训斥你的孩子,也是希望导正他,可能他的初心也是为你的孩子好,你这个动作一做,可能校长还要跟他面谈,让他这个热忱都被浇熄了,影响了老师的一种心境,更麻烦的是影响了孩子对于老师的态度。而在学业当中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当小孩看到父母动不动就可以去告老师,那他对老师会不会尊敬?那不可能。当老师不敢教,那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德,怎么会有孝?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然,我们为人师的也要反省反省,绝对不能去求小孩、家长都要非常尊重我们。现在不能求了,因为师道也比较式微了,怎么说?就像我考上师范院校去教书,遇到很多朋友,第一句话问我什么?你一个月赚多少钱?有没有师道?怎么都没有一个人遇到我说:你考上老师了,韩愈说「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