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资治通鉴》及其作者司马光,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学生自己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习惯;⑵过程与方法: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学习本文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并学以致用;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吕蒙前后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并积累文言词汇。(因为掌握字、词、句,掌握阅读方法,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主要目的。)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并学以致用。(设置这一目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引导使学生理解,并能将这种写作思想渗透到自己今后的写作中去。)【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古代一篇关于学习的故事,说道学习,月考的成绩昨天已经出来了,有的同学成绩有些下滑。问他们为什么会退步这么快。他们是这样回答的:“老师,我学不进去。”“老师,我总是记不住。”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同学成绩下降的原因。我认为,真正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是学习态度问题,是学习自信心问题。由于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动力,自然就会后退。咱们在座的同学当中,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最好,如果有,希望今天学习了这则故事,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将课文与实际联系起来,便于实现教学目标3的内容。说(简介)1、让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由此引出关于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的常识。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孙权,如:赤壁之战等。【设计意图】了解历史,积累常识,完成教学目标1的内容。读(读课文)1、由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听完之后找出读错或者读的不标准的地方。再由另一名学生朗读,将刚才找到的问题注意起来。2、四个人一组,每个人在文中分别扮演一个角色,三个人物加一个旁白,注意衔接和语气。先小组练习,然后给全班同学展示。【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分组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分角色的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译(翻译全文)还是以刚才的组为基础,每个人还是自己原来的角色,该哪个人物说话的时候,哪个人物就用白话文来说。先小组练习,然后展示。【设计意图】经过上半学期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小有基础,所以这篇课文不再由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而且由学生们根据书下注释,自己试着翻译。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2及教学重点的内容。释(字词解释)如果你是老师,你觉得这篇文章里有哪些词语大家一定要会解释?(学生提出需要注意的词语,老师板书。给一些时间让学生们记下这些注释,然后点名翻译,看看大家是否掌握。)【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学会找重点,对于今后的预习和复习有很大好处。完成教学目标1的内容。探(探究)1、这个故事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明确:孙权、吕蒙、鲁肃。(板书)2、这三个人物在故事里头各做了哪些事呢?(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分别用两个字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