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儒教之争与宗教学的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教之争与宗教学的论文.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9/7/3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教之争与宗教学的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教之争与宗教学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儒教是不是宗教?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宗教。但是,恰好就在“宗教”这个概念的理解上,不仅古今不同,中外有别,而且在当代学者之中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特别是随着宗教学的发展,研究者在近百年来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观点研究宗教,在宗教研究领域中建立了不同的分支学科。他们对于“宗教”概念的本质性规定的理解,以及对宗教所下的定义,不是走向一致,而是趋向多元化,甚至相互抵悟和冲突。即使是宗教比较研究的专家,也会感到难以作出一个揭示宗教本质的概括论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规定宗教的本质和特性,似乎都可以找到例外的反证。这说明宗教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内涵丰富并多姿多态。大家知道,现代宗教学脱胎于基督教神学,在作为一门学科发展或作宗教比较研究时,自然会以基督教为基准。由此而产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在适用于其他宗教时常常会产生文化错位,从而引起学术误导及不必要的争论。此外,自从上世纪末国际宗教学学会改名为宗教史学学会以来,学术界对于以前的宗教学内容有所反思和扬弃。宗教哲学在国外被有的学者视为“世俗化的神学”,但在国内,宗教哲学却大行其道。国内大量翻译的著作,都是约翰·希克、潘尼卡、库比特等神学家的著作。这些著作自有其价值,但用于指导儒教之争,恐怕只会添乱。近来有人认为,“宗教”应该是一个宽泛而动态的类概念,与之相似一点的有“体育”这样的类概念。过去有人尝试将宗教分为三大类型:闪族排他型的先知宗教;印度吸收型的神秘宗教;中国哲理型的圣贤宗教。这种划分还缺乏细致的比较研究为依据,而且也不完全。不过可以使我们从多元的世界文化背景,用新的宽泛视阈,重新审视儒教是否宗教的问题。二中国自古以来存在一个与社会结构紧密结合而又延绵数千年的传统宗教,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在儒教之争中,有些问题之所以争论不清,我以为在于对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及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是祖先崇拜认识不足所致。自远古以来,氏族和家族制度在中国一直非常稳定,存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在宗法制内,并非所有的人都有祭祀权,宗子才能祭祀父祖。一般****惯,家祠私祭由家长主祭,只有家内人口参加,而岁时的族祭则于族祠进行,由族长主祭,全族参加。家长族长如大宗宗子,在这种情况下负有宗教职能。因为,“中国的家族是看重祖先崇拜的,家族的绵延,团结一切家族的伦理,都以祖先崇拜为中心———我们甚至可以说,家族的存在亦无非为了祖先的崇拜”,“或可说为了使祖先能永享血食,故必使家族永久延续不辍,祖先崇拜可能是第一目的,或最终的目的”(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所以,整个社会把“慎终追远”视为头等大事。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家有祖龛,自天子到士庶,祭祀亲祖成了最普遍、仪规最为详尽的宗教礼仪。祭天在政治上极为重要,但限于朝廷大典,而敬祖却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代代相传,经久不绝。在中国人的情感、记忆和潜意识中,祖宗神灵就是他们的终极关怀和至上的心理依托。斯宾塞曾经指出,祖先崇拜作为对于血亲死者的崇拜,应视为一切宗教的根源和开端。虽然世界各地各宗教都有过祖先崇拜,但只有中国是“标准的祖先崇拜的国家”,显示了祖先崇拜的一切基本特征和特殊含义。祖先崇拜以灵魂不灭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