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探讨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而在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重理论的同时更应注重岗位实践能力,笔者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内涵入手,阐述了该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实施的意义、步骤并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成本会计教学模式一、项目教学法含义及特点“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组织并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在授课中打破传统的章节划分,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所选定的任务中,课堂讲授、教材组织和实验实训均围绕一系列的任务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及将要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体系的整合建构。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全新的教学方法。二、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意义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学生更多的是“被听课”——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自主学习的环境受到限制、自主学习的激情受到抑制,因而很难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如在成本会计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为其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三、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选取合适的项目,明确具体任务;其次,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形式组织教学;最后,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一)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精心设计合适的项目,确定任务目标 :学生担任企业成本核算员,熟悉产品生产、核算流程;能够完成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选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结转产成品成本;能够编制、分析主要成本报表。 :将教材理论内容进行整合,围绕成本核算总体要求和各自岗位职责,根据企业管理特点设计任务,共设计5个总项目,包括:成本会计基础理论;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品与在产品间的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报表、成本分析,分22个单元,36学时完成。 、成果展示交流阶段:以前几个阶段可由学生课下完成,教师进行辅导。成果展示交流、检查评价主要利用课上。每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讲解并根据具体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集中讨论。最后,老师和同学根据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 :将同学们的项目成果进行回收、归档,可以作为课程的教学资源或反馈给企业,由专业人士提出意见,作为参考留存。(二)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法突出以行动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