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5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7/6 文件大小:1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电气论文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本刊记者李曾婷“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工匠精神”成为“网红”名词。以如此方式号召,证明了中国制造业对工匠精神需求的迫切程度。日本和德国都是将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代表国家,因此成为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两个国家。那么,日本和德国的工匠精神是什么?又是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的?为此,《电器》记者整理了两个典型的案例,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一点借鉴价值。“双元制”教育体系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非常注重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的人才。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在“双元制”教育体系下,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在学校学****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按德国政府相关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虽然名义为“实****但是学生在企业的培训阶段实际上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傅”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应用在生产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职业精神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正是这种职业精神使得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严谨、负责态度,为“德国制造”的质量做好铺垫。技师培养机制除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外,工厂的技师培养机制也造就了德国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态度,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非常重要。但对于中国工厂而言,生产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甚至许多工人是“一年游”。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企业陷入每年初耗费时间和经历培养新人,年底已上手工人离职的恶性循环。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中国制造业的这种不良循环亟待改变。德国的技师培养制度,恰好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一些借鉴。在德国人看来,技师与工程师一样,均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只不过分工不同。工程师是德国所有工种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但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师,收入同全国平均工资相比也并不低。如果技师有兴趣,还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取得文凭后成为工程师。在德国,质量是产品生命,同时也与生产工人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在德国工厂,如果一个技师出现超过两次错误,将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如果技师因为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被解雇,他将很难再在行业中找到新的工作。哈德洛克——不到50人的小公司若林克彦将哈德洛克称为中小企业——确实,哈德洛克是一家员工不足50人的小公司,都在螺丝(螺母)这种成熟度极高的行业,拥有世界上拥有令人瞩目的核心竞争力。若林克彦表示,哈德洛克目前仍然是那种随处可见的街道工厂,在创业阶段时,为了支撑下去,也誓死付出过努力。在这一点上,哈德洛克与全世界所有的中小企业没有任何区别。中小企业的逆袭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想要立足于市场,甚至做到领头羊的位置,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十分重要。若林克彦曾经说过,哈德洛克生产的产品处于技术非常成熟的领域,和所谓的高科技相去甚远。人们甚至认为螺丝(螺母)是“低科技”,不管如何做好像都没有提升空间。“然而,我却不这么看。即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