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效果与时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成新莲纪冰吴玉梅张会芝任莉
【关键词】消毒;喷雾型消毒液;输液器
临床上消毒皮肤后,需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穿刺,消毒效果才不受影响,虽然是一个极普通的问题,但目前尚无统一要求。我们针对消毒后的效果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期探讨消毒效果满意的针头最佳穿刺时间[1]。
1 资料与方法
实验前准备试验在三人间病房内进行,室内面积16 m2。每次取样前进行常规清扫和1∶200的84消毒液地面喷洒空气消毒,然后将直径为9 cm的普通琼脂平皿放置在室内南部、中部和北部三个取样点,空气中暴露时间为5 min,加盖后置35℃恒温箱中做细菌培养24 h,记录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每m3的活菌数。
活菌数/m3=50 000N/AT,式中A为平皿的面积(cm2);T为平皿暴露时间;N为平均菌落数。本实验分5次进行,平均活菌计数为137个/ m3;符合国家医院感染控制标准,病室内空气细菌含量<500个/m3;治疗室空气细菌含量<200个/m3,符合消毒剂实验条件[2](见表1)。病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评定合格。表1 病室内空气细菌培养结果次序活菌计数
实验方法
对象与分组:采用喷雾型皮肤消毒液(厂家:成都润兴消毒药业有限公司;型号规格:RX/XDQ
100;批准文号:川成都药管械(准)字2004第1570040号;执行标准:Q/73773237X 92004),随机抽取病区内常规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病人,分5批次进行对照试验,共计600人次。A组60人次,喷雾型消毒液喷嘴距注射部位6~8 cm一次性垂直喷药,15~20 s后用无菌管型棉拭子取样做细菌培养;B组60人次,以同样方法喷药后立即用无菌干棉棒从注射中心由内向外旋转,将药液涂抹均匀,面积约6~8 cm2,并拭去多余药液,在21 ~30 s时,用无菌管型棉拭子取样做细菌培养;C组60人次,喷药后即用无菌干棉棒从消毒面中心,由内向外旋转涂抹6~8 cm2在31~40 s内,以同样方法取样做细菌培养;D组60人次,以同样的方法取样做细菌培养,在41~50 s内取样,E组60人次,以同样的方法取样做细菌培养计数,在51~60 s内取样。各组均同时设试验组和对照组,且同一病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采样对照(即同一患者的两个手背或前臂,同时取样对照比较)。
操作方法:①备齐用物:常规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用品,另加统一使用的上海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林牌护士表、%生理盐水250 ml 1瓶、无菌管型棉拭子、直径为9 cm琼脂平皿、喷雾型皮肤消毒液、酒精灯、打火机。②去掉生理盐水瓶铝盖,%碘酊消毒瓶塞及瓶口周围2遍, cm2 ,按无菌要求取下瓶塞备用。③一助手选择患者注射部位准备穿刺,另一助手准备计时。④操作者去掉消毒液瓶盖,将喷头距穿刺部位皮肤8~10 cm垂直喷雾后(助手开始计时)用干棉棒将药液涂抹均匀,酒精灯烧灼棉拭子管口,取出无菌棉拭子插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浸透后在消毒皮肤处取样做细菌培养。
2 结果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效果比较见表2、表3。表2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效果比较分组数总表3 喷雾型消毒液皮肤消毒后不同时间效果比较比较组通过上述实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