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腋臭及腋下多汗的常见原因及最新护理方式.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腋臭及腋下多汗的常见原因及最新护理方式.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7/1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腋臭及腋下多汗的常见原因及最新护理方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腋嗅是腋下多汗(多汗症)与狐臭(臭汗症)的统称,多汗症和臭汗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当人们活动增多、天气闷热、精神紧张、吃辛辣热烫食物的时候,汗液就会大量分泌出来。狐臭与腋下多汗症有关,狐臭患者大都有多汗症,但多汗症的人并不见得有狐臭,两者比例大约为7:3。臭汗症表现为大汗腺分泌物过臭,而多汗症表现为小汗腺过分发达引起汗液过多分泌。一、腋下多汗及腋臭的形成原因腋部汗腺腋部有三种汗腺:小汗腺(eccrine)、顶泌汗腺(apocrine)、大小汗腺(rine)。小汗腺的分泌液呈水样,它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顶泌汗腺(apocrine):顶泌汗腺自出生时即存在,但直到青春期才进入旺盛分泌期。腋窝部的顶泌汗腺直径约2~3mm,其分泌部蟠曲成一大团,管腔粗大,腺细胞为单层立方、柱状或扁平上皮,四周围绕着肌上皮细胞。顶泌汗腺并非直接开口于表皮,而是开口于毛囊。顶泌汗腺分泌量少,分泌液为粘稠的白色液体,其分泌呈间断性,即当分泌达最大量后,存在一个24~48h的延迟期。顶泌汗腺分泌液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是产生腋臭味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激素分泌也有作用,在其他哺乳动物中,顶泌汗腺有体温调节作用。大小汗腺(rine):大小汗腺由小汗腺逐渐演变而来,在8岁时即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积及数量逐渐增加,直到16~18岁时占腋部汗腺总量的45%。大小汗腺的直径变化较大,~,它同时具有顶泌汗腺和小汗腺的许多特征。大小汗腺的分泌部和顶泌汗腺的分泌部相似,但又同时包括了小汗腺中的深染色细胞和细胞间小管。大小汗腺的分泌管和小汗腺一样直接与表皮相连,其分泌液量多且呈水样,与小汗腺分泌液非常相似,但功能尚不清楚。在离体试验中,大小汗腺对胆碱能刺激的反应大于对肾上腺素能的刺激,它对这两种刺激的反应都大于小汗腺和顶泌汗腺。2)腋部微生物Leyden等认为,腋部的细菌主要包括三类:球菌类、需氧类白喉杆菌和丙酸杆菌类,腋臭症患者的细菌量明显多于普通汗臭的患者,只有类白喉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液反应才能产生腋臭味,而球菌由于与分泌液作用后产生异戊酸而产生一般的汗臭味。3)遗传大多数腋臭患者的直系亲属中也有患此病的,日本学者驹井卓于1934年提出腋臭病为遗传病,赖荣兴通过对11位患者的113位家族成员的调查,提出腋臭症可能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Hurley也曾提出腋臭症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4)内分泌众所周知,腋臭症的症状大多自青春期开始出现,更年期后逐渐减轻甚至消失。顶泌汗腺自出生时即存在,但到青春期才进入分泌旺盛期,其分泌能力与性激素关系密切。5)腋臭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大汗腺细胞中的ApoD是(E)-3-***-2-己烯酸臭味分子的载体,是腋臭发生分子机制中一种重要的蛋白。性激素通过其受体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腋臭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它们与大汗腺的功能相关,可能是腋臭的调节因素。性激素受体、ApoD基因存在多态性可能是腋臭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二、腋臭的常见治疗护理手段1)药物治疗:应用有抑菌、收敛、止汗、防腐防臭等作用的药物直接涂擦在腋下祛除臭味。对皮肤刺激较大,需频繁用药;2)微创治疗,包括注射疗法和物理疗法。3)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分布于真皮下和皮下组织的大汗腺,是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并发症、较高的复发率以及皮肤的瘢痕挛缩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