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不抱怨的世界》感受: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我们的本质,也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因。只有人际关系处理得得当,我们才能舒心顺心。作为老师,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无外乎五个方面:与领导、与同事、与家庭、与学生、与家长。然而工作越来越让我们抱怨,我们需要找到我们为什么会抱怨?我们如何不抱怨?让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变成愉快的体验。一、关系很重要几乎所有的抱怨都建立在关系之上,而关系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与领导、与同事、与家庭、与学生、与家长。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将会产生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本身要比金钱更有价值。当我们学会不抱怨,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生活、处理自己的人及关系时,我们就成功了一步。然而,改变自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必然要经历阵痛!这种阵痛就是对自己原有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改变。二、关系的建立我们同他人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自己对别人的描述和再现基础之上的。在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别人的行为,并且赋予这种行为一定的“意义”。通常,我们都会认为他们所表达的是一种“不友善”的“意思”(mean)。我们会接受自己创造的这个故事,并认为它是真实的。这时,我们就会努力地去寻找一些经历,不断加强这个故事的正确性。因而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我们就要改变自己对他人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你对别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如莎士比亚在《汉姆雷特》中曾说:“世上本所谓好与坏,思想使然。”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一些看法,往往受我们主观判断的影响。这也告诫我们,作为老师,管理学生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改变他们,先给学生贴上“标签”,不用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念刺激他按照我们给他的冠名来采取行动,越来越成为我们认定的“问题学生”。如果你可以试着去改变对他人的成见,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和对方相处得越来越愉悦,那么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为双方的关系创造出新的奇迹。三、抱怨的动机:GRIPE 寻求关注GetAttention 不管你们之间的联系够不够深,时间是不是很短暂,那些和你有关系的人,都需要得到你的关注。我们是这种关系的主体之一,同样的道理,我们也需要得到学生的关注。道理很简单,就跟小孩子为什么会哭一样,都是因为对某些事情不满,但是却缺乏言语技巧,无法让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得已只好用一种消极的方式和陈述来传递信息。我们就像是一个坐在脏尿布里的婴儿,对着每个人大哭,希望有人能来给我们换块尿布。怎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有效关注?我认为对新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好的课堂教学和人格修养。推卸责任RemoveResponsibility 人们之所以抱怨,就是为了把自己从某种责任重解脱出来。他们觉得只要对现存问题发表一些消极的评论,就能让他们摆脱积极解决问题的责任。这些抱怨似乎是在告诉别人“这不是我的工作。我没有错。我不负责任。”有时候我会抱怨学生总是迟到、太无礼、太邋遢、语速太快、说话太少、妄下结论等等。给学生下了这种定义后,我的内心就像打了针疫苗一样,仿佛不用再为如何解决问题而费脑筋了。但其实我的心里很清楚,是我自己太懦弱,不敢也不愿去寻找一种和谐的关系,才会把抱怨的手指指向学生。而真正我去和学生谈了,制定了相应的惩戒措施、联系家长共同解决迟到问题,那位老是迟到的同学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引人艳羡In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