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葛沽镇历史文化.pptx

格式:pptx   大小:3,56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葛沽镇历史文化.pptx

上传人:q1188830 2019/7/17 文件大小:3.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葛沽镇历史文化.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葛沽镇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滨海新区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有“水流三带”、“九桥十八庙”的美景,曾被乾隆皇帝称之为“小江南”。北方妈祖文化祭祀中心,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特色之乡”。据《天津县志》和《葛沽镇志》记载,葛沽地区成陆后,因其北临海河东临渤海而盛产鱼虾,约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人定居。宋代开始有人在此种植水稻,开北方种植水稻之先河,后来更成为清廷的贡米。元代的葛沽已成为著名的盐场,一时800里盐川蔚为壮观,堪与今天媲美。明永乐年间葛沽开始形成现有建制,当时人们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调理疏浚成弯弯曲曲的三条河沟,犹如带状,号称“水流三带”为葛沽八景之一,后人在水流三带上架住木石桥梁九座,并于三带河流两岸遍植桃柳,时人又陆续修建庙宇18座,合称“九桥十八庙”,成为自明朝以来葛沽著名的名胜古迹。清圣祖康熙皇帝游览葛沽,曾为十八庙之一的马神庙赐联:白马将军真威武,辅助真君驱邪魔。清高宗乾隆皇帝巡游葛沽,御封葛沽为“太平庄”,直隶总督方管城亲书对联:安乐庄依然安乐,太平庄仍是太平。由于这里水系发达,河道纵横,葛沽自明朝初年就成为华北津塘的中转码头、贸易货物集散地,成为著名的华北八大古镇之一。历史发展葛沽地处海河尾,海河在这里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向东而去。昔日的葛沽是水乡,放眼望去,尽皆为水。环顾四周,湖、港、坑、塘星罗棋布;河、沟、渠、池纵横交织。这些如同剪刀把古镇剪出若干岛区,由九座桥沟通联系。岸边夹栽桃柳,十里桃花,鸟儿啾啾。船儿荡漾,桥在树林间忽隐忽现,宛若"江南水乡"。早在宋朝葛沽镇就得到开发,元朝开通了海运后成为航海着陆点,小村镇码头。明朝初期,这里漕船云集,是漕运线上的一个繁华地带,南粮北调,北盐南运,舟揖。因此,葛沽的民风、民俗带有明显的漕运文化色彩。漕运历史葛沽八景前八景桃绽花海、人烟圣界、行宫探谜、鱼骨寻幽、星河渔火、渔村旧景、灯街火会、古阁遗韵后八景水流三带、柳影九桥、慈阁朝晖、平潮晚渡、渔盐旧迹、蛤岸遗迹、行宫禾黍、海艘帆篷葛沽十八庙药王庙、慈云阁、财神庙、天后宫、玉皇庙、长寿寺、地藏庙、海神庙、山官庙、西白衣庙、西土地庙、文昌阁、关帝庙、东土地庙、东白衣庙、山奶奶庙、马神庙、太虚宫郑家大院清末民初资本家兼地主郑筠荣(徽号郑小豆腐)的宅第。宅院内分东院、西院、前院、后院和跨院,共十二个院落。清末风格式建筑,房屋结构严紧,造型优美。葛沽的妈祖文化——宝辇会明永乐年间,葛沽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此举引得大批船民前来进香祷告,乞求海神娘娘保佑船民出行平安。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创新与发展,20世纪初期,葛沽宝辇会形成八架凤辇、两座灯亭的格局。加之会规缜密、曲仪考究、气势恢宏、场面壮观,葛沽宝辇成为名扬海外、世所罕见的民间花会艺术珍品。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说,大陆台湾两岸中国人都信奉妈祖,妈祖就是中国的和平女神,妈祖以及妈祖文化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亲情的纽带,成为海峡心灵沟通的桥梁。“葛沽旧号小江南,帝辇来游春又酣,红白桃花黄绿柳,无边佳景入琅函”这是天津举人汪周为迎乾隆皇帝巡游葛沽而做的《迎銮曲》正是彼时葛沽风光迤逦繁盛一时的真实写照。葛沽因海而生,因辇而兴,极富文化魅力而享誉四海。水流三带,柳影九桥葛沽尚未形成村落,盐民已经开始垒灶熬盐了。为了运盐他们开掘了3条小沟,当时称之“拨盐沟”。随着海水水位的变化,盐业逐渐萧条,人们垦荒种稻,引海河水浇田,这样3条拨盐沟成为3条小河,称之为东沟、中沟、西沟。这3条小河水流潺潺宛如3条玉带,被誉为水流三带。顺着河水南北流向形成3条街道,为交通之便,在3条小河上架设了9座东西走的木石结构拱桥。站在桥上四顾了望,遍地河塘沟汊,满目垂柳拂地,有“柳影九桥”的雅号。目前葛沽的九桥有八桥已夷为平地,只有洛阳桥尚保留至今,不过早已面貌全非,看不到昔日的风采了。葛沽十八庙据现存的“大清道光年间保甲图说”记载,十八庙分别是灶离庙、东白衣庵、玉皇庙、关帝庙、太虚宫、三官庙、长寿寺、文昌庙、地藏庵、西白衣庵、娘娘庙、海神庙、财神庙、马神庙、东土地庙、西土地庙、药王庙、慈云阁。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变迁,现在绝大数的寺庙拆毁,有的改为学校、文化馆,有的成为浴池、副食店,有的荡然无存,也有的仅剩遗址了。坐落于津南葛沽镇,同治十三年批准建立,光绪三年(1877年)由当时的庙宇文昌阁改建而成,李鸿章为书院题名,辛亥后改名为葛沽镇官立二等学堂,据史料记载为津南大地办学最早的教育机构。三取书院问津书院辅仁书院会文书院稽古书院集贤书院崇文书院津东书院天津八大书院:津东书院和郑家大院郑家大院清末民初资本家兼地主郑筠荣(徽号郑小豆腐)的宅第。宅院内分东院、西院、前院、后院和跨院,共十二个院落。清末风格式建筑,房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