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陵县五中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条例1、所有社团活动须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并按照活动程序进行。社团活动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社团不得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不得开展与其宗旨不符的活动。2、每次活动前,学生应在各自规定的地点集合,要求集合迅速、有序,指导教师进行监督、指引、维持秩序。3、集合完毕后,指导教师对各自社团的学生进行点名。对未到的同学,及时进行情况落实,告知其班主任老师并进行妥善处理。4、活动期间临时请假的同学,必须报告指导老师,由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离开。如需要离校、去卫生室等长时间请假,指导教师必须告知其班主任老师,批准后方可离开。5、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队或做其他与活动无关的事。如有发现有不听从指挥、擅自离队、离校等其他违纪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轻者对其个人、班级进行通报、批评、扣分,严重者给予记过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6、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必须告知班主任社团活动管理制度老师、活动指导老师,由班主任老师安排在教室自习或妥善安置。7、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社团,由学校予以通报。违规操作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或产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等后果严重的,将追究当事人责任,对于严格遵守规定的学生社团,将在各项奖励与评选中优先考虑。李家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李家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1、建立德育处、班级、兴趣小组三级管理网络,做到分层第一文库网落实,德育处具体负责计划、安排、联系协调工作,大队部协同管理,班主任动员协调组织。2、聘请校内有特长的教师和有专长的家长或社会人氏担任社团活动组的指导教师。二、制度管理:1、建立“六定”制度:社团活动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期检查、定期汇报,真正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2、抓好社团工作常规,每个社团学期初订计划,活动后,填写活动记录,期末有总结,适时进行成果展示。三、评估管理:1、活动成绩的评定,可以采用实践操作、活动成果展、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2、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的指导老师以及参加活动表现优秀、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与适当的表彰和奖励。3、班主任负责做动员工作,活动到位人数列入班级量化考核。四、具体实施:1、社团活动以发展个性、培养能力为主,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2、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科技、综合实践、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活动时间分别为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下午3:30-4:00-00。一般开学两周内做好动员组织工作,第三周开始活动。3、指导教师要有事业心、责任感,要不断学习有关理论及常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每次活动前,各指导教师须制订活动内容及操作规程,准备好场所、器具(械),向学生说明活动中的要求、要领。5、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6、指导教师须注意学生安全,要有严格的纪律,精密的组织,避免造成活动秩序混乱,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如有外出活动,需上报德育处。指导老师须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家校合一的活动模式。7、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辅导费用。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社团活动管理办法一、总则社团活动作为学校组织的正是的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学校的整体管理,力争在有组织、有秩序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全面,达成内修学识,外显气质,我阳光,我快乐,我成长的主题目标。1、主管部门:校团委2、社团第一负责人:社团指导教师,自组社团为社长3、社团联系人:社长二、社团日常管理办法1、出勤:社团指导教师要记录每次活动的出勤情况并及时与校团委联系,以便明确未出勤学生的具体原因。每次活动后社团指导老师委托社长将未出勤名单返回团委。2、纪律:社团指导教师要维护好社团日常活动秩序,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如遇困难可与校团委联系以获得帮助。团委也将不定期巡视各社团活动情况。3、卫生:社团指导教师可在社长的协助下分配值日,以保证每次活动过后活动场地的整洁。每次活动后团委学生干部要对场地进行检查并将情况反馈回团委。三、社团学分管理及奖励办法每学期社团为10学分,6分以上为及格,8分以上为优秀,其中5分为社团指导老师评分,2分为出勤分,3分为活动展示分。,扣完为止。展示分学期末社团展示参与者加1分,展示优秀者加2分。成绩合格者记入社会实践学分,成绩特别优秀者设定特殊奖励。总成绩优秀班级有额外奖励。四、社团展示每学期期末要有社团展示,固化一学期的社团活动成果。五井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五井小学社团活动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1、建立德育处、班级、兴趣小组三级管理网络,做到分层落实,德育处具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