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过渡段施工工艺.doc

格式:doc   大小:53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过渡段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yixingmaoj 2019/7/31 文件大小:5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过渡段施工工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过渡段施工工艺过度段施工工艺编制:复核:批准:日期:过渡段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XXX标段第六单元(DK1713+~DK1820+)全段范围内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桥路、隧路、桥桥、桥隧刚性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的施工。二、,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植土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B组填料、水泥、碎石等原材料。三、:桥路过渡段结构型式图I-I断面图过渡段长度:L=A+2×(H-)(式中L为过渡段长度,H为台后路堤填高,A为常数3~5m),且过渡段长度不小于4倍桥台高,且不小于20m。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且满足路基基床表层的有关要求,与桥相连接不小于L1的范围内掺入5%水泥。表层以下过渡段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掺入3%~5%的水泥。过渡段级配碎石范围外设置倒梯形的过渡段,倒梯形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路堤采用A、B组填料填筑。过渡段与桥台结合部位设宽10c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m。在渗水墙底部设直径f=100mm透水软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过渡段桥台基坑范围以C15混凝土回填。: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I-I断面图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200km/h以上过渡段结构形式按涵顶至路肩高度h≤>,分别如图“200km/h以上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200km/h以上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所示。过渡段长度:L=2+2×(H-)(h≤)或L=2+2×H1(h>),其中L为过渡段长度,H为涵洞后路堤填高,H1为涵洞顶距涵后路基地面高。当涵顶至路肩高度h≤。当涵顶与路肩高度h≤,在不小于过渡段和倒梯形过渡段长度范围内基床表层、涵顶及两侧各2m及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填筑。过渡段级配碎石范围外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倒梯形过渡段采用A、B组填料填筑。当涵顶距路肩高度>,涵顶及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过渡段的基坑采用C15混凝土或碎石分层回填。路堑地段涵洞两侧基坑回填级配碎石,,基床表层以下至涵顶填级配碎石掺5%的水泥。如“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所示。、桥桥及桥隧相连地段刚性过渡段隧道与土质、全风化与强风化岩石路堑间设置路基刚性过渡段,采用C20混凝土现浇,单侧长度为20m,,结构型式见“隧路刚性过渡段方式图”。隧路刚性过渡段方式图桥与桥、桥与隧间距大于60m,小于150m时,,-2m的C20混凝土整体浇筑,下部设C15素混凝土垫层,,并每隔10-15m设收缩缝,采用沥青麻筋填塞,表面采用高密度密封胶密封,以下路基采用A、B组填料填筑。桥与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硬质岩路堑间间距大于60m,小于150m时,靠桥侧设置桥路过渡段,结构型式设置如“200km/h以上桥路过渡段结构型式图”。靠土质、软质岩或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侧设置路堤与路堑过渡段,结构型式设置如图“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连接方式二”。当桥隧、隧隧、桥台至硬质路堑间间距小于60m时,,-2m的C20混凝土整体浇筑,下部设C15素混凝土垫层,,其下均采用级配碎石掺5%的水泥填筑。桥台与土质、硬质岩路堑间间距小于60m时,靠桥台侧路基设置刚性过渡段,其余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的水泥填筑。,过渡段结构型式如“路堤与路堑连接方式一”。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L=2+2×(H-),H为堑后路堤填高。过渡段设置为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并在堑堤过渡分界处路堑侧基床表层以下设置横向排水砂沟内置软式排水管,直径100mm。路堤与路堑连接方式二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并在不小于20m的范围内掺入5%水泥;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过渡段结构型式如“路堤与路堑连接方式二”。过渡段设置为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